齐齐哈尔红色收藏家李富国(齐齐哈尔的崔氏家族)
齐齐哈尔早期,官宦或大户人家多住在建华区北关。当时的北关附近,明清式青砖灰瓦建筑连片成群,它们如同大树的枝叶一般围绕在将军府与督军署周围。有的官宦或大户人家还不惜重金从山西请来能工巧匠,修建了许多著名的四合院和高大的建筑,如:“大夫第”、“天宝档”、“天宝号”等等,这些古色古香、精致典雅的中国传统建筑,象城市凝固的立体语言,向人们讲诉着齐齐哈尔的英雄历史。有的官宦或大户人家不仅住宅高达雄壮,还为祭祀祖先修建了不同式样的家庙或祠堂。
崔氏影房主要供奉的五世祖崔尚信立有战功。他曾护送红衣大炮,随萨布素北征沙俄,大战雅克萨。雅克萨之战胜利后随将军移驻齐齐哈尔,曾任水师营六品官和黑龙江汉军佐领。崔尚信膝下有子九人,均有建树,其中阿尔赛特别受到雍正皇帝的欣赏,最终官至户部尚书,崔挺也是齐齐哈尔闻名的诗人。崔氏家族共分九房,在崔氏影房里每房都有代表,当时印行的《崔氏影房》专辑都有照片。伪满康德初年,吉林北山将辟为公园,位于北山的崔氏祖茔进行了重修,事后编辑出版了《吉林北山黑龙江崔氏祖茔重修记》和《崔氏影房》两本刊物,这两本刊物在解放初均已销毁。齐齐哈尔的崔氏家族,由于其先人立有战功,在黑吉两省显赫一时,是齐齐哈尔的豪门望族,号称“崔半城”,出了不少高官,族中多人精通满汉文,也有诸多文人学士。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街市的一场大火殃及影房,崔氏族人崔恩奎率子弟冒火冲烟,将祖宗影像请与家中,并尽力将器具设法搬出,或有遗失的亦多数购回,后全族捐款将影房陆续修盖。修缮后的崔氏影房,按当时计算占地面积为512平方丈,共有大小房屋22间,其建筑为明清四合院形式,布局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前后分两套院落,大门后有影壁,过了二门才能见到高堂,左右是东西厢房,正中高大的五间建筑为高堂,门上悬匾“乡旗罕比”,屋内挂有多幅名人字画及对联,对联如:“文领尚书武隶提督,光贻明德后有达人”;“黑水高门清河望族,簪缨百世俎豆重新”;“嫩江盛宗支共仰英侯阀阅,闽疆传政绩略同蜀相祠堂”等等。高堂亦称祭堂,是拜祭祖先神主、举行祭祀仪式之所。这里供奉祖先的灵位和祖先的画像。这些画像中更多的是身穿清代朝服的官员彩色画像,多来自北京的绘画高手。
崔氏族人每年不仅到老坟上拜祭,更要到影房祭祖。祭祖是全族的大事,每逢祭祖由崔氏族长主持。祭祀前一天早晨打扫干净祠堂,将用品、供品等物送到影房,按祖宗顺序在香案上摆放杯、盏、食、箸。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供品及祭礼。祭祀参加者是齐齐哈尔及周边市县崔家男子,重要的祭日漠河及墨尔根(嫩江)的族人也来参加。还唱《睦族调》:“雨露兮既零,草木兮将萌。草木皆有本,吾身何自生。自龙江开吾宗,历世垂令名。培者既已厚,绵绵菶菶长敷荣。传世无他物,垂绅缙笏读且耕。连枝皆同气,缅当亲爱勿相争。切莫论亲疏远近,何分富与贫。祖宗今在上,堂前都是一家人。”礼毕则收起影像。
解放后,崔氏影房改做齐齐哈尔水利部门的家属宿舍,可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的面貌日新月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崔氏影房的部分建筑依然可见。后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许多反映齐齐哈尔历史的建筑已无处寻觅。
(作者系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原粮食局职工)
史料来源:齐齐哈尔市政协编辑出版《齐齐哈尔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