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轮胎历史(不同颜色居然有这么多门道)

我们知道轮胎作为一辆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其质量和性能都非常重要,F1赛车的轮胎也不例外,而且质量和性能也都达到了极致。

轮胎对于圈速和排名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F1的轮胎与民用轮胎有什么不同呢?那就让我们先从轮胎的类型说起吧。

F1赛车的轮胎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干地胎和湿地胎。其中干地胎有5种,湿地胎有2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天气状况、赛道特性、还有车队战术。

超软胎(红色)

速度指数:★★★★

耐磨度:★★

f1轮胎历史(不同颜色居然有这么多门道)(1)

超软胎的特性是升温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合适的胎温和最佳的抓地表现。但是超软胎的使用频率比较低,因为它比较适合慢速多弯的赛道,比如摩纳哥站和匈牙利站。

轮胎系列中第二软的超软胎,是慢速多弯的赛道的理想选择,尤其是在较冷的气候中需要最大化机械抓地力时。得益于超软胎的快速升温特点,超软胎也是排位赛的极佳选择,但同时这也带来了更快的衰退速度。

软胎的工作范围很大,适用于多种条件与环境的赛道,所以它也是整个赛季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款轮胎。

这是整个轮胎系列中最常用的一款,提供性能和耐久性的平衡表现(更偏向性能)。虽然这款轮胎比起长距离行驶来说更偏向速度,但它仍能为车队提供充分的竞争优势。

这是一款工作范围较大的轮胎配方,可以在大多数的正赛上常常看到它的身影。

中性胎(白色)

速度指数:★★

耐磨度:★★★★

f1轮胎历史(不同颜色居然有这么多门道)(2)

中性胎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小,一般车队在温度要求比较低的赛道才会启用中性胎。

理论上来说,这款轮胎是所有轮胎中表现最为平衡的,完美兼顾了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它的通用性很强。

这是一款工作范围相对较窄的轮胎,最能发挥其特点的是高速,高温高能量负荷的赛道。

硬胎(橙色)

速度指数:★

耐磨度:★★★★★

f1轮胎历史(不同颜色居然有这么多门道)(3)

硬胎是在2013赛季的时候,把颜色从银色变成了醒目的橙色。同时,相比于之前的硬胎来说,今年的硬胎还要稍软些。硬胎比较适用于温度需求更高的赛道。

这是倍耐力F1赛胎系列中最硬的配方,为对轮胎有最高能量负荷调整的赛道设计,这些赛道有着高速转角和粗粝的表面,通常地表温度也较高。

这个配方需要更多时间加温,但他的耐久性也是最佳,因此也经常在比赛策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是一款工作范围较大的轮胎配方,也是可供F1赛车行驶距离最长(干燥)的轮胎。如果在干燥的条件下,车队想要冒险进行少停策略则往往会选择橙色标记的硬胎。

极软胎(紫色)

速度指数:★★★★★

耐磨度:★

f1轮胎历史(不同颜色居然有这么多门道)(4)

极软胎是这个赛季倍耐力推出的一款全新轮胎配方,这款轮胎比超软胎还要软,抓地力更强。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跑出更快的圈速,但是磨损也是最快的。车队一般会将极软胎放到排位赛用来刷圈速使用。

这是2016赛季才刚刚加入到轮胎阵营中的全新轮胎,其配方的工作范围较窄,适合在紧凑多弯的,对机械抓地力要求高的赛道上(比如知名的街道赛摩纳哥赛道)使用。

作为整个轮胎系列中最软的一款(比超软胎更软),它升温极快,有着巅峰的速度表现。但同时,它的使用寿命有所限制。也就是说:除非进站策略非常激进,不然您很难在排位赛之外的正赛上看见他的身影。

轮胎涂装紫色是倍耐力创新的社交媒体投票结果(果然网友好眼光),大量粉丝将投给了他们喜欢的紫色。

湿地胎(绿色)

速度指数:★

排水性能:★★★

f1轮胎历史(不同颜色居然有这么多门道)(5)

湿地胎就不是光头胎了,而是有较浅的轮胎纹路,用于提高排水性。但是湿地胎是适用于赛道湿滑但是没有积水的情况。

湿地胎是雨胎中最为通用的一款,全速中每秒排水量约为25升。

它可以在潮湿或半干的赛道上使用,比如说下小雨等天气。这种轮胎的出现往往会将比赛带入一种感官的刺激节奏中去。

雨胎(蓝色)

速度指数:★

排水性能:★★★★★

f1轮胎历史(不同颜色居然有这么多门道)(6)

蓝色雨胎与绿色的湿地胎一样,都带有轮胎纹路,不过全雨胎的纹路更深,有点像我们民用胎的纹路。但是全雨胎的排水性非常好,在赛车以300km/h的速度行驶时,全雨胎具有每秒排出60升水的能力。

全雨胎在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65升每秒的排水量,因此是大雨行进的最佳选择。

最新版本的Cinturato蓝色全雨胎也能在赛道由湿变干的过程中使用,耐久性更强。

这种全雨胎也叫作大雨胎,它拥有着所有轮胎中最慢的圈速(这不废话么!),被使用的几率很低,因为如果遇上特大暴雨,比赛就会暂停。如果非要使用,那整场的比赛就会像赛车巡场一般无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