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为什么被误解(阿斗的真面目)
文/历史研习社作者 不识字
蜀汉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说起他,自然绕不开一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前有一个屡败屡战却最终不为人下的父皇,后有一个明知难为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相父,而他坐享了42年太平天子,一朝被人兵临城下便吓得举城而降。临到北方,更是说出了那句留下千年笑柄的“此间乐,不思蜀”。
▲影视剧《虎啸龙吟》:刘禅
但近现代以来,翻案风有所流行。不少专家学者,都爱为刘禅打抱不平,说刘禅其实大智若愚、爱惜百姓、善于权谋,实是一个堪比齐桓的超级明君。
两方相争,颇有些激烈的意味。只是很少人认真想过,真的要那么极端吗?刘禅一定要么是昏庸无能,要么是贤比齐桓吗?有没有可能,真正的刘禅,是将这二者中和一下,即一个普通人呢?
一、乐不思蜀的真相什么是普通人?
普通人就是,有聪明的地方,也有犯傻的时候。犯傻就是犯傻,没必要强行解释。我们熟知的乐不思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汉晋春秋》记载,刘禅投降后被迁居到魏国都城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有一次司马昭设宴相待,特意命人表演一段蜀汉歌舞。见此,一干蜀汉旧臣无不面露悲戚之色,唯独刘禅喜笑自若,完全没有一点悲伤的样子。过几天,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笑嘻嘻地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
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原本寓意简单,经常被大人用来教育不要学阿斗的样,没心没肺像个傻子。然而到了近代,有人觉得这事不对头,甚至断言刘禅不是真傻,而是在装傻自保,行韬晦之计。典型的代表,便是《三国志集解》的评论: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什么意思呢?就说这事要么是假的,要么是刘禅装的。
为什么要装呢?因为怕司马昭猜疑,怕喝毒酒。而且戏要演全,后来司马昭再问一次,刘禅装的更逼真,把郤正教给他的话如实回答,一句“诚如遵命”,逗得司马昭及左右大笑不止。简直影帝!
▲影视剧《军师联盟》:司马昭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么?
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历史上新政权的开国之君杀旧政权的亡国之君是常例。很多亡国之君投降后处于危险境地,必须装傻充愣才能保住一命。但有人把这种情况直接套在刘禅身上,担心他的安危,那便想的过于简单了。
首先,在三国时代,新君杀旧主的做法很罕见。远溯尧、舜,近至周赧王和汉献帝,他们都是善终的。秦王子婴,刘邦入关时没有杀他,后来他被项羽杀了,成了项羽残暴的例证之一。曹魏的第三个皇帝曹芳,被司马氏废位,司马氏同样没有杀他。即那个礼义纲常还没完全崩坏的时代,大家基本上都遵从古制,政权更替并不会威胁到君主的性命安全。
打破这个俗约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他灭晋后,不仅杀了晋恭帝司马德文,更是大肆屠戮晋室宗室,从此旧政权的亡国之君鲜有善终者。南朝宋的刘昱、刘准,南朝齐的萧宝融,南朝梁的萧方智,北周的宇文阐,隋朝的杨侗、杨侑,唐朝的李晔、李柷,无一不是横死。到了五代十国、宋、明,则对亡国之君更是赶尽杀绝,成为惯例。
所以,现代人凭着后世的经验,给三国时期的刘禅冠上装傻保命的帽子,恐怕只是超越时空的一厢情愿。
其次,从三国另外两个和刘禅处于同种境地的魏、吴亡国之君曹奂、孙皓来看,刘禅也是三者之中最不该被杀的那个。
曹奂,作为曹魏的末代皇帝,司马氏的晋朝便是从他手中“继承”而来。论对本朝的威胁度,由于人心思故,曹奂这个前朝之君,总比刘禅这种“外来户”危险得多,既然曹奂以及曹芳都活得好好的,刘禅又何必是惊弓之鸟?
孙皓更甚。作为一名暴君,国亡后他被俘虏到洛阳,依旧不减狂妄。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设宴相待,特意安排了一个座位给他,说:“我设这个座位等你很久了。”这句话刺伤了孙皓的自尊心,他马上不甘示弱地说:“我在南方也设了一个这样的座位等陛下很久了。”像孙皓这样狂妄自傲、出言不逊的人都能善终,没理由刘禅非要出卖自己的人格才能苟活。
何况,刘禅是第一个亡国的,吴国要到蜀汉灭亡的十八年后才灭亡,司马氏出于减轻灭吴阻力的考虑,也会留着刘禅一条命的。
最后,退一步讲,如果司马氏真的想杀刘禅,他装傻就能躲过一劫吗?清朝时,朱三太子案轰动一时,被现在各类清宫戏搬上银幕。当时的情况,很多人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头反清复明造反,真正的朱三太子本人却只想做个平民百姓,没参加任何造反活动。结果呢,清廷抓住朱三太子后,照样拉到菜市口斩首,目的是“以绝后患”。
同理,放到刘禅身上,262年钟会灭蜀后,姜维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复国大计,企图迎回刘禅复位,重建蜀汉。司马昭如果动了杀刘禅绝后患的心思,他是不可能通过装傻躲过去的。
综上,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刘禅的“乐不思蜀”言论,和他的善终没有太大的关系。说他为了活命而装傻,并不符合实情。
事实上,关于“乐不思蜀”这段典故,其历史形象早有定论,有人主观认为刘禅是装傻求活,进而推论出刘禅聪明,这是很奇怪的。其中原因,除了当今价值观的多元化外,更多的是一些人哗众取宠的心理,凭借一点小聪明就迫不及待地试图推翻古人结论。只是于史而言,这种浮躁的态度并不可取。
二、刘禅的智商检测释清“乐不思蜀”的真相,是为破除刘禅装傻保命的谣言,但对“阿斗到底扶不扶得起”这个初始问题,这并不算一个完整的回答。毕竟,刘禅不是装傻,那是怎么回事?
一个明显的解释,没心没肺。
“此间乐,不思蜀”,作为一个在成都生活了四十多年的人,但凡有点本心,都说不出这样的话。用没心没肺来形容他已经算客气了,说重一点,这就是冷血无情,即司马昭口中的“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
除了没心没肺,第二个解释,就是真傻。
除在宴会上给刘禅安排歌舞表演外,完整的“乐不思蜀”故事其实还有后半段。
话说刘禅答了“此间乐,不思蜀”后,被他以前的秘书令郤正听到,觉得太不得体了,便告诉刘禅“下次司马昭再问,您要哭着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西边,离自己太遥远了,自己无日不思念’,然后闭上眼睛,作悲伤状,(这样也许他就会放咋们回去)。”
后来司马昭果然再问了一次,刘禅就照郤正教的说了一遍。司马昭很奇怪,说:“这话怎么听起来像郤正说的?”刘禅大吃一惊,睁开眼睛说:“没错没错,就是他。”司马昭和其他在场的人则哄堂大笑。
▲影视剧《三国演义》1994年版:刘禅
这段话,有人认为是刘禅装傻的精髓表演,但细想一下,如果司马昭并不了解郤正的说话风格而没有问出那句“何乃似郤正语耶”,那刘禅回答的“得体之语”岂不有悖于充傻装愣的主旨吗?所以,真正的情况只是刘禅没料想到司马昭突然发问,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下流露了真实反应,才闹出了这个笑话。换言之,刘禅是真的犯了傻,脑子不够用。
而事实上,不止这一次,如果我们读史再仔细点就能发现,史书上的很多细节都曾隐隐透露过,刘禅的“智商”,确实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缺陷。
第一,刘备的遗诏。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阿斗啊。中郎将射援说丞相赞叹你聪明而有度量,超过了期望;要是真这样,我还有什么好担忧呢!
看上去,这好像是诸葛亮在夸刘禅,但其实并非如此。这是章武三年的遗诏,当时刘备已经病情加重无法回转,诸葛亮这时特意交代射援前往永安,告诉刘备他儿子有所进益,首先就包含了对将死之人的安慰。
刘备的反应则更显问题,他听说诸葛亮夸奖刘禅,第一反应是“过于所望”。这个“过”字,看似反映了刘备此刻的欣慰,实则暗含的是他原本对刘禅的不抱期望。而欣慰过后,他似乎又意识到诸葛亮的用意,才又自言自语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一个“审”字,仍见刘备内心的疑虑。
除了遗诏,第二则是诸葛亮的评价。
共有两次:
朝廷(刘禅)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
——《三国志·杜微传》
丞相亮将北征,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
——《三国志·董允传》
明眼人都能看出,诸葛亮对刘禅这两次评价完全相反,一次明夸,一次是暗忧,那么哪次是真实评价呢?
答案是第二次。
第一次发生在建兴二年。那时诸葛亮刚接手大权不久,正是蜀汉风雨飘摇需要人才扶助之时,杜微因是蜀中名士被诸葛亮征为主薄,结果他以病请辞,诸葛亮为了挽留特意作书给他,于是有了以上夸赞刘禅的那段话。
从全书看,诸葛亮为了能留住杜微,可谓费尽口舌,他一方面说“天下人心思汉”,一方面说皇帝“爱德下士”、“明主”,目的无非就是告诉蜀中人士:咱们皇帝是个好老板,特别看重你们,大家都快回来帮他吧。
看清了这点,也就明白诸葛亮为何要如此不留余力地夸赞刘禅,否则,光凭一句“天下人心思汉”就足够离谱了,说即位才不过一年仅仅十八岁的刘禅“爱德下士”,有谁会信呢?
当时间来到建兴五年诸葛亮北屯汉中的时候,情形则发生了变化。那时经过五年的励精图治,蜀汉政权已然足够稳固而不再需要言语上的粉饰,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便具备了很大程度上的真实性。
一句“富于春秋,朱紫难别”,无疑是基于五年时间里对刘禅心性的深刻了解,而在出征前对其在后方难以明辨是非的担忧。
▲影视剧《新三国演义》2010年版:刘禅、诸葛亮
最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大大方方地鼓励过刘禅,“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甚至,当年刘备永安托孤,说出的那句至今被人反复解读的“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其中自有刘葛君臣之间超脱的信任,但刘禅的“不才”,难道不也是刘备托付的无奈之处?
一个父亲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不是没有理由的。
三、刘禅的过人之处在天生禀赋并不优秀的情况下,刘备的不看好随处可见,这对年仅十八岁的刘禅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刘禅后来却成为三国中一个干的比较不错的皇帝——能于乱世之中稳坐42年天子位,其必然是有一定过人之处的。
表现在哪呢?很简单,四个字——善于放权。
后世有很多所谓的史学家对于这位蜀汉后主,为其翻案总爱用到大智若愚、保全百姓、善于权谋这类词,找的证据也是东拼西凑或者断章取义,但实际上哪用得着这么麻烦,这一切的一切,只用“放权”二字,便已足够代表了。
从后来的结果看,也正是善于“放权”,才让刘禅在智商不足的先天条件下,在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夷陵大败的风雨飘摇中,依旧坚挺地度过了四十二年,并创造了一个以一州之力对抗中原九州几十载的奇迹。尽管这份事业的实现要归功于诸葛亮,但谁也不能否认,刘禅在其中的重要性。
这一切,要从永安托孤说起。
永安宫的托孤,刘备任命了两位托孤大臣——诸葛亮和李严,原定内容是诸葛亮在成都主政,李严留镇永安统内外军事,两人所属分明。但在史书上,为何一步入建兴时期,诸葛亮就俨然成了蜀汉的唯一话语人,而李严却不见其“统内外军事”的踪迹呢?
恐怕很少人注意到,在这个权力的交接处,是刘禅改了那决定性的一手。
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
——《三国志·后主传》
“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遂总内外”,出现在后主传的这段话,才是蜀汉改元建兴后真正的权力分配。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刘禅即位后并没有完完全全地按照刘备生前遗诏进行人事安排,而是擅自做主对诸葛亮一人委以诸事,并主动宣告全国“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赋予其合法性,完成了这次权力分配。而在那之后,诸葛亮才开始了一个人的独裁。
可能有人会说,刘禅也许是被逼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试想一下,不掺杂任何主观猜想或事后判断,如果不是刘禅真心放权,在刘备有明诏让诸葛亮李严两人分权而治的情况下,难道真的有谁会认为诸葛亮有这个实力逼迫新皇帝仅让权于他一人吗?
真相不言自明。
在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后,蜀汉有个投机分子李邈趁机污毁诸葛亮,说他身仗雄兵欺压皇帝,死了普天同庆,结果惹来了刘禅的震怒,当场下令将其杖杀。显然,这也侧面证明了刘禅对其相父的真心实意。
继诸葛亮之后,刘禅的放权目标接连成了蒋琬、费祎和姜维。
▲影视剧《新三国演义》2010年版:诸葛亮
但与此同时,失去了诸葛亮的蜀汉,黄皓陈袛这些谗佞之臣也逐渐走向了朝堂。当年诸葛亮忧虑刘禅的“朱紫难别”,终于成为了现实。到263年,内忧外患的蜀汉也就走向了终点。
投降后,有一位蜀汉旧臣李密(写《陈情表》的那位),面对西晋名相张华的垂问,这样评价刘禅: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恰如齐桓公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说: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
谁也没有想到,在消耗了诸葛亮为他留下的丰厚军事政治遗产后,刘禅最终还是走上了他老爸最不希望他走的那条路。
参考资料:
1、温艳:《刘禅形象嬗变的史学探究》
2、张祎,谭良啸:《“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临终给儿子的遗嘱解读》
3、陈寿《三国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