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奇葩课(潮赛赞赞应时而生的高校)

2018-05-02 16: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 巩珂

美国大学的奇葩课(潮赛赞赞应时而生的高校)(1)

近日,在四川成都,一群年轻人在农田里埋头干着农活,除草、松土、收油菜…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农民,而是选修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开设的“种田”劳动必修课的学生。在收割现场,千余名学生收割油菜的场面十分壮观。据了解,要想拿到学分,就必须通过在田地里“种菜种瓜”才能完成。

这种新兴课程并不是第一次见,像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比如天津大学开设“恋爱课”,广州大学开设“生死课”,中南大学开设“柯南迷课”,厦门大学开设“爬树课”,南京农业大学开设“减肥课”等等。

是时候该创新课程内容了。新兴课程的出现,是高校与时俱进的象征,这意味着高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授课思维。印象中的高校总是严肃的、严谨的,据了解部分大学的课程几年不变,导致教学内容落后,学生上课兴趣不足,只好沦为“低头族”。哪怕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抬起头,会在课堂上设置“手机收纳袋”,但这往往治标不治本。

其实,让学生主动抬起头最根本的方法应该是改变课程内容,创新授课方式,而“奇葩课”恰恰应时而生。同以往枯燥乏味的课程相比,“奇葩课”反而更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只要学生感兴趣、学得深,那“奇葩课”就不奇葩,反而是民心所向了。而高校的“奇葩”课程,若还能在此基础上既兼具科学性、专业性,又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实用性的话,可算是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了。

是时候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了。4月24日,河南郑州一高校,在食堂工作的大爷大妈,因为不忍扔掉学生的剩菜剩饭,每天吃学生的剩饭。食堂大爷表示:能省下一点是一点,剩的多了,倒了就糟蹋了。近几年,国家一直倡导光盘行动,但学生剩饭事情屡见不鲜,此种情况下,若高校可以开展“种田课”,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不易,是不是也能让光盘行动的开展更加顺利? 4月25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3楼,一名男学生因情感问题持菜刀砍伤一名女学生。若高校都可以开展“恋爱课”,教同学如何正确恋爱,是不是会在一定程度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某在校内跳楼身亡。校方表示警方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若高校都可以开展“生死课”,让学生切身了解和体会生死,是不是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抗压性,让大学生对生命能多一分敬畏,多一分责任?高校在注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若也能着眼于学生的各个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时而生的“奇葩课”,一方面创新了课堂内容,使高校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人文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不再刻板接受书本知识,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