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的重要人物(明朝那些事儿木堡之变)
王振率军从北京出发的那一天,大同城外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主将落荒而逃,随军郭靖在草丛里躲过一劫。
两个负责军事的人发现,这瓦剌太厉害了,而这时候的王振还在做着春秋美梦呢。
王振做的第一件蠢事半个月后,王振和20万大军抵达大同。
亲眼目睹了大同的惨状,这才从美梦中醒来。死里逃生的郭靖告诉王振,瓦剌的奇兵异常精锐。
如果这时候王振能够看清形势,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这场仗还能继续打下去。
毕竟王振带了大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可惜他又开始作妖了。
他就去忽悠皇帝朱祁镇,说瓦剌奇兵太恐怖,还是赶紧撤回去了。
如果这时候王振能够安全撤退也是可以的,起码这时候瓦剌还没有摸清他们的底细,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王振做的第二件蠢事王振害怕敌军瓦剌的势力,就怂恿皇帝回京。
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拿下秦国都城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
但项羽说,衣绣夜行,谁知者也?
意思就是,你如果穿着一身绫罗绸缎,谁又会看得见你的富贵繁荣呢?
所以有了锦衣夜行这个成语。
自古暴发户的心态或许就是这样,王振也是死在了这条道上。
王振是一个小人兼暴发户,他的所有行为模式都是依据这一身份而定位的,而像他这一类的暴发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炫耀。
王振的家在蔚县,当时属于大同府的管辖范围,于是他决定请皇帝到自己的家乡看看,小小的蔚县有什么好看的呢?
王振的目的很简单,
简言之就是:装X。
他无非是想炫耀一下而已,当年那个穷学官,现在出人头地了!
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皇帝都到我家来做客,多有面子!
既然王振决定要回家去看看,20万大军于是调转方向,向蔚县出发。就在快到的时候,他又作了。
事实上,王振的这个决定倒是正确的,因为从他的家乡蔚县,正是由紫荆关入京的必经之路。
只要沿着这条路进发,足可以平安抵达京城。
可是八月三日,大军开始前行,但行进仅五十里,队伍突然又停了下来。
然后接到命令,所有的部队立刻转向,回到大同,沿来时的居庸关回京。
什么原因呢?王振有正当的高尚理由——
“秋收在即,大军路过蔚县,必会践踏庄稼,现命大军转向,以免扰民。”
王振保住了家乡的庄稼,就又选择了原路返回。这不就是王振为了炫耀权利通天,作威作福么?
王振最终还是挽救了蔚县的庄稼,显示了自己的权威。
当然,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数十万条人命。
王振做的第三件蠢事天降大雨,二十万大军行进更加困难,士气极其低落,怨气冲天。
八月十日,经过艰难跋涉,军队到达宣府,眼看大军就可以安全进入居庸关,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但就在此时,一直尾随而来的也先终于看清了这支明军的真实面目:
经过数次试探,他已明白:只要发动攻击,必能消灭这支明军。
明军五万人用了全军覆没的代价,为主力军争取了3天的时间,还差25里明军就能赶到军事重镇怀来。
这时候王振又说了,要求大军停止前进。
他的理由是,我还有一千多辆马车还没到,大军停止前进,原地待命。所有人都知道王振是蠢货,可是皇帝不相信啊。
听说明军又停了下来,也先喜出望外趁夜色就攻击了过来。
幸好一线将领指导有方,明军结成了紧密队形,还构筑了营垒,准备长期作战。可是土木堡地势较高,水源上不来,将士们又饥又渴,忍耐力已经到达了极限。
就在这时候,王振又干出了人生最后一件蠢事。
他命令将士们停止构筑营垒,立即突围。本来将士们的忍耐到达了极限,上头还下命令,这不是大家各跑各的,逃命去吗?
果不其然,士兵四散溃逃,明军溃不成军。瓦剌奇兵趁乱打入,一网打尽,十几万明军全军覆没。就连皇帝朱祁镇也成为了俘虏。
这时候的王振也在明军的逃跑中,一同逃跑。
樊忠将军拦住了王振,樊忠走上前,拿起手中的铁锤子,一把向脑袋砸了过去。
王振这个落魄的教书匠,才华与野心不匹配的太监,就这样带着他的建功立业的梦去见阎王了。
下面又是谁,力挽了大明的狂澜呢?
这时候一个叫于谦的重要人物上线了。
更多精彩@玛嗒嗒
参考资料:《明朝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