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八重境界(王阳明守正出奇)

“你不是傻,只是善良。”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世人把“傻”和“善良”等同于近义词,善良似乎蒙上了一种微妙的贬义,成了内心温暖的人受欺负、被轻视的正当理由。于是你开始怀疑自己。甚至羡慕那些有心计、有城府的“聪明”人。

可是,你知道吗?这些人往往只能得意一时,却很难得意一世。所以想要过好这一生,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其实五百年前,王阳明就用他的传奇人生给了我们答案:做人要正,处事要奇。

王阳明八重境界(王阳明守正出奇)(1)

●守正出奇,方成大事 ●

《孙子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

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时任江西巡抚,宁王朱宸濠意图谋反。居心叵测的宁王为设了一场“鸿门宴”,企图试探王阳明的立场。

宴会上,大家一番寒暄之后,宁王突然露出满面的愁容:“皇上沉迷出巡,不理朝政,这样下去,大明江山,还有谁来管呢?”

王阳明颇为震惊,宁王这话,不就是摊牌吗?果然,宁王的谋士李士实开始推波助澜:“难道真的没有人想过造反吗?”

话越说越过分,王阳明立刻站了出来,坚定地说:“就算是有人想造反,国家也一定会有忠臣良将!”这番话掷地有声、正气凛然,心虚的宁王一时语塞。

明正德十四年,宁王发动了叛乱,王阳明自然成了他要除掉的第一个人。可王阳明并不迟钝。他明白,想要挽救水火之中的国家和百姓,不仅需要一身忠骨,还要有出奇制胜的谋略。待行走至丰城时,王阳明忽闻宁王已经揭竿而起,在手中兵马粮草皆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于是他故意放出朝廷已经派出十六万援兵、兵力远超宁王十万大军的假消息,并且到处散播消息表示宁王身边两大谋臣李士实、张养正已经秘密倒戈朝廷。这一招瞒天过海果然让宁王起了疑心,为王阳明集结兵力腾出了时间。

最终,这场史称“宁王之乱”的闹剧,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存在了短短一月有余,宁王厉兵秣马十余年的谋反便如此被王阳明终结。

做人要正,但做事要奇。为人端正,会选择做利人利己的事情。但不是一腔热血就能实现目标,你需要学会随机应变,掌握处事技巧和方法。

王阳明八重境界(王阳明守正出奇)(2)

●守正出奇,无懈可击 ●

善良有尺,忍让有度。王阳明是个善人,但是他也非常精明,懂得把握善良的底线。

在平定宁王之乱的过程中,王阳明立下汗马功劳,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很快,恶毒的佞臣江彬便把王阳明当成了自己的首要打击目标。宦官刘瑾失势后,江彬独占东厂、锦衣卫两大特务机构的头把交椅,不但位高权重,贵为武宗义子的他在朝中也是如日中天,还经常热衷于在皇帝面前陷害忠良。

有了职权的掩护,江彬终于向把毒手伸向王阳明。这位阴鸷的权臣开始密查王阳明,就是为了把他置于死地,但是一番功夫下来,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王阳明作为普通官员,兢兢业业、清正廉洁,且从不收受贿赂,作风正派,从来不会出入青楼赌场之地,身上简直挑不出一丝毛病。

虽然“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但是碰上江彬这般真小人,即使没有证据,也并不影响他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于是江彬故意借宁王之乱,污蔑王阳明与宁王有所勾结,自作聪明地派出手下张忠出面质问王阳明:“宁王雄踞江西多年,一定有万贯家产吧?”

王阳明不卑不亢地答到:“那是当然。”

张忠暗中窃喜,以为抓到了王阳明收受贿赂的证据,意味深长地问:“那为什么抄其家底,挖出的家产却如此之少?”

张忠此番行动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目的王阳明自然是心知肚明,于是他反过来会一脸神秘地说:“张公公,正好我也想跟您商量个事情。当初擒拿宁王的时候我曾经获寻账本一个,这里面对于宁王贿赂财物的去向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包括收受贿赂官员的名字,全都有详细的记载,请问您想看看吗?”听完,张忠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因为他和江彬正是宁王贿赂的主要对象,曾经收受过大量不义之财,于是他落荒而逃。

为人行正道,弃邪念,处事光明磊落,那么,害你的人自然也无机可乘,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然而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总会有些恶人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平日里那些正派的做事方法,对他们根本没用。唯有一反常态,攻其不备,亮出你的锋芒,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

王阳明八重境界(王阳明守正出奇)(3)

●守正出奇,辉煌一生 ●

五百年来,王阳明一直被誉为与孔子齐肩的两大“圣人”之一,这既是因为他的卓尔不凡,也是因为他的高风亮节。出生书香门第的王阳明,在科举取仕被世人认为唯一成功标准的年代,面对人生何为第一等事的疑问,便勇敢地发出了“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的呐喊。

尽管状元出身父亲完全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但是王阳明并没有放弃,他在这条鲜少有人的奇路上坚持了下去。他到处求学问道,刻苦钻研,甚至不惜躺进石棺以超脱执念。经历二十年的探索,终于悟道成功,开创心学,成为一代哲学大师。

虽然智慧超群,学问颇深,但王阳明却没有一点架子。他四处讲学,遇到的学生,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学生王艮前来拜师时,穿着怪异,引得很多百姓前来围观。王阳明一眼便看出来,这个行为乖张的年轻人,只是想借着自己出名而已。但王阳明却接纳了这个学生,他不但热情招待王艮吃住,还悉心地传授知识。王艮知道这一切后大受感动,对这位师长心生敬意。

王阳明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格征服了无数人。无数弟子慕名而来,心学很快风靡全国大受推崇,王阳明一跃成为和孔孟齐名的圣贤。

做人要正,做事要奇,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就璀璨人生。如果王阳明像普通人一样,读书只为步入仕途,放弃了自己的哲学理想, 他也终究像个常人一样,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没有高尚的人品,学问再深,王阳明也不可能成为圣贤。

人生道路上,你的能力决定能走得多快,而你的素养,将决定你能走到多远。为人端正,才能不落人口舌,才能稳步向前。做事要奇,要讲究方法。对付恶人,只有出其不意才能取胜;人生方向,只有特立独行才会精彩。

愿你也能如王阳明一般,守正出奇,辉煌一生!

点击进入王阳明心学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