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事故如何可以阻止(切尔诺贝利一场动用了50万人的救援)
接上文,苏联以核电厂工人、消防员、飞行员等众多无名英雄的牺牲换取了一时的安宁,但这场危险还远远没有被彻底解除,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场可能会波及全球的核污染。
在为放射性熔岩降温之后,科学家们发现即便如此,这些熔岩仍在继续燃烧且有下渗的可能。一旦它们渗入进入地下水,全国的水源都将会被污染,且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和牲畜都将不能被食用,而赖以生存的人就更别提了。
不仅如此,这些被污染的水还可能会扩散到连接欧亚大陆的黑海,甚至是太平洋……这将会造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项小组又进行了紧急商讨,最终他们决定在地下安装一套高2米,长宽各30米的冷却系统,给熔岩降温,同时阻止它进一步下渗。
这又谈何容易呢?
没有先进机器的帮忙,这项巨大的工程只能依靠人工来解决。如果只是埋头苦干就能完成也就罢了,辐射需要防护服、熔岩超高的温度又让他们无法穿戴任何装备作业,哪怕是一个口罩都不行。
这样两难的问题在5月12日,爆炸发生17天之后落到了一万名俄罗斯矿工的身上,被责令执行这一任务的他们最终选择了赤膊上阵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阻止了地下水的污染,代价则是他们之中四分之一的人都在40岁前死亡)
就在矿工们冒着生命危险挖掘时,苏联官方第一次召开了事件相关的记者会,当时有500多名国内外的记者到场。在大会上,苏联宣布即将前往维也纳举行相关国际会议,并提供所有灾变的资料。
此次记者会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但它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让大家颇感不满。因为没有人是瞎子,那些突然死去的鸟,突然消失蜜蜂……都让大家看到平静的背后其实是暗潮涌动。
大概也是感到了这样无声的压力,戈尔巴乔夫并未等到之后的国际会议,而是在隔天公开露面发表演说解释此次事件,但在演讲稿中,他依旧宣称苏联的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故区一切都好。
而事实上,5月12日,就已经有10198人住院治疗。
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可怕了?
可它其实并不准确,因为为了让更少的人符合住院标准、更多的人符合出院标准,苏联默默把正常人体能接受的辐射值提高了5倍。
只是,当时信息技术不发达,消息闭塞,普通人并没有办法知道。所以,戈尔巴乔夫的演说还是起到了作用,为他乃至上层换取了一时的平静,但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另一边,事故的后续处理工作还在进行。
就在一万名矿工进行挖掘工作的同时,还有50万人开始了清理放射区物品的工作,他们需要将方圆30公里的污染区内的植物根除、动物射杀、再对建筑进行消毒,以防辐射进一步扩散。
这群人被统称为“清理人”。
因为事件紧急,清理人并未受到过专业培训,这让他们在经历了头天的彷徨不安后,放松了警惕,摘掉面罩放肆起来,却未曾想辐射悄然作祟,在不知不觉间一点点的吞噬着他们鲜活的生命。
但是相比危险的清理工作,核电厂收尾工作则更加艰辛。其中最危险的,即发生事故的4号反应堆旁的楼顶。
为了防止它造成更多的污染,清理人们需要在反应堆的上方建造钢铁混凝土石棺,而进行这项任务前,必须清除掉反应堆房顶上的石墨。
因为石墨超高的辐射,科学家建议用月球车这项高科技来进行清理,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即使是当时最先进的机器,也无法承受这高辐射,车子刚一开上去就宣告了报废。
最终能依靠的,还是只有人力。
曾去过现场的记者这样形容自己到那个屋顶的感受“那里简直就像是另一个行星”“你的眼睛很痛,嘴里有金属的味道”“你感觉不到自己的牙齿”“20多年后的今天,我还可以尝到嘴里的铅味”
就是这样的环境,3500多名年轻的士兵穿着30公斤左右的防护服毅然决然的上阵,最终用2周半的时间,完成这一任务。
就在清理人们建造石棺的同时,那场说好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按时召开了,只是当初的公开变成了秘密进行。
1986年8月底,勒加索夫院士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3个小时的演讲报告,在他的报告中声称,应该会有4万人死于切尔诺贝利引发的癌症。
但西方世界拒绝这项预估,在会议结束时,他们把4万人的数字改成了4千。
法国更是反对苏联的透明政策,并拒绝承认自己的境内有放射性云层。
在事故发生7个月后,切尔诺贝利的石棺终于建成,但它的有效期仅有30年。而那50万清理人,有2万人没有活过20年,有20万人宣告残障,无法工作。
虽然有50万人的牺牲,但切尔诺贝利带来的危害依旧在蔓延,目前仅白俄罗斯一个地区,就有30万的幼童受到污染的荼毒。
毫无疑问,这场灾难是残酷的,但与此同时它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们至今饱受病痛折磨,却不后悔加入这场战斗。
当然,在这一众了不起的人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人需要我们的铭记,那就是剧中的主人公科学家勒加索夫,他找到了引起这场爆炸的原因,除了工程师的操作不当,还有因为建造核电站时对原材料的节省。
在他说出全苏联的16座反应堆都有同样的缺陷后,他被软禁了,失去了一切。
最终,他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两年后选择自杀,但他留下来的回忆录像带,让苏联承认了反应堆的设计缺陷,且最终进行了改良,阻止了更多事故的发生。
《切尔诺贝利》影片中的剧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关于这部影片,还有很多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HBO是否恶意丑化了苏联的形象?
但相信看完犬句酱补充后的这些,大家应该知道没有恶意的丑化,有更多可以丑化的素材HBO并没有选择拍进去,比如盛大的五月游行。
相反他们做到了高度的还原,大到环境背景,小到家庭布景,甚至是人物原型。
创作人说这部剧是献给那些受难和牺牲的人,我们赞叹编剧的巧思,演员的用心,导演的掌控力,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像《切尔诺贝利》一样优秀的剧,但我们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故事发生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