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辈分高低故事(人小骨头老辈分扳不倒)
彭战获/文
碰拜大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借助贵人的福荫,好让孩子由眼下的厄运转变为好运,一辈子鸿运当头,健健康康。但有一定的前提,其具体情况:一是全家人都喜欢的第一个男孩;二是不分男孩女孩,一出生便厌奶哭叫、体弱多病;三是接连生育女孩,好不容易盼来了男孩;四是多年不生育,老来得子。
在秦人东进的陕西关中、宝鸡一带的农村,也盛行“碰拜大”,其前提、目的、程式与西汉水上中游差不了多少,可见这是秦氐遗风。略有不同的是:
一、满月这天,不是妇女,而是概由外公抱上外孙去十字路口碰拜大。事先瞅中福命双全的好人家,请人暗中撮合,玉成其事,这是主流。当地也有此类现象,但为数极少。
二、一些人还前往附近寺院道观,去碰德高望重的和尚、老道做拜大的。当地民间是不忌讳拜道士,而忌讳拜和尚,但风行“寄保”与“抽保状”。
三、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大年初一碰拜大。一家人清早拜完神、祭完祖,抱上或领上自家孩子(仅限在十岁以前),来到庄村大路口,碰到的第一个成年男子便是孩子的“拜大”,也就是人们期盼的贵人,接下来便举行仪式。当地也兴此俗,在孩子不满十二岁之前,不但大年初一碰,一年四季选择吉日也照样碰,但主要是仅限于“厌奶哭叫”或“体弱多病”的孩子。
民俗传承发展,自然存在变异性。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名副其实的干亲并不多,事后并非每个人都当真,只是从俗而行。但也不可否认,好些人一贯坚持“信则灵”的观点,或者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一些村子,虽然没有碰拜大一说,但盛兴“月娃窜茅厕”或“路头讨吉”。习俗有增有减,相伴相随。
碰拜大还有另一个目的,有的还要给孩子取名。“拜大”取的名字多数为“小名”,也就是“乳名”、“奶名”,古风使然,不管叫什么都是吉利的。
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檩弓》云:“幼名、冠字”。上古婴儿降生,幼时乳名为“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合称为“名字”。还有在名字后边取“号”的。后来人们不再严格分称,笼而统之一律叫“名字”,还有除姓之外用一个“字”作名字的,简单多了。比如《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对此的注解是“古曰名,今曰字。”《汉书,陈遵传》:“俱著名字,为后进冠。”这里可以看出,名字犹如名誉和名声,特别重要。
除此,名字还可作为个人的记号,也为家谱、族谱所规定,以明伦理、示辈分、别婚姻。在西汉水流域的民间,过去起名规则大多以三个字最为常见,第一个是姓,第二个依辈分用字,第三个才是体现个体的一个标记。但这多指学名,俗称“冠名”“大名”。
而取“小名”的传统习俗是五花八门的,人们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民间取名习俗最常见的有地名法、盼子法(女性)、动物法、称重法、抱养法、节令法(女性)、花卉法、性变法、排行法、继拜法、五行法等许多种。
过去,取名大都太普通也太俗,有的还更卑贱也更难听,比如:“牛粪”、“猪腰”、“呕人”、“脏稀”之类。人们认为名字越下贱难听,越不被鬼祟注意,可以辟邪保平安,容易养大成人,将来越有出息,甚至还可以平步青云,光宗耀祖。也有带有美好寓意的。
试想,过去山区读书人少,人们大多文化素养低下,从俗给孩子起名,无可厚非。
当然,“拜大”为孩子取名,自然是从其当地习俗。现在起名大都文雅丰富多了,但仍禁忌和亲属长辈犯重名,音同字不同也避“名讳”,以示尊敬。
“拜大”起好名后,每年正月间都要给“拜儿子”戴锁,年年给孩子添钱压岁、纪岁,直至十二岁满锁为止。赎身以后,孩子由家庭长辈人换上“冠名”。此“冠名”就是“大名”、“学名”,其实是古“冠字”之演变。
现在,孩子的奶名(乳名、小名)、“冠名”(大名、学名)不但有长辈起的,也有村里文化人起的,还有学校老师在孩子入学时起的,逐渐变异复杂随便起来;至于“字”和“号”可用可不用。况且,“冠名”不再等到行冠笄礼时才起,往往提前了。
顺便再多说两句,这个“冠名”不是当“官”之名,而是公共叫的名字:家长叫,同学叫,社会上的任何人都在叫,以示人与人之间的区分。不过,家庭和亲戚家的小辈可不能直呼其名,只能尊敬地用称谓代之,俗言道:“人小骨头老,辈分扳不倒。”不然,犯了“名讳”,可是大不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