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该怎么弄(人参该怎么用)

在众多的冬令补品中,人参无疑是最常用、最受欢迎的药物之一。人参在中医中药领域中的地位极高,这与它广泛的医疗作用密切相关。人参的滋补、强壮作用几乎路人皆知,但人参的毒性及副作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用人参或人参制剂进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盲目大量使用人参,往往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

我国以吉林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称吉林参。野生者名“山参”;栽培者称“园参”。园参一般应栽培6~7年后收获。鲜参洗净后干燥者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切片或粉碎用。人参种类繁多,至于各种人参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将另外整理发文。本文以“生晒参”为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人参该怎么弄(人参该怎么用)(1)

人参药用价值

一、人参有哪些药用价值?

人参广泛用于气虚、气血两虚以及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等的治疗、调养和预防。目前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人参的这些作用,现简述如下:

1.人参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有抗疲劳作用。

2.人参能解除酒精、水合氯醛、巴比妥以及氯丙嗪的毒性,因而能防止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如安眠药)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3.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对过度兴奋的神经具有安定作用,所以非常适于对长期失眠的患者进行调理治疗。

4.人参还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能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

5.人参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免疫机制,对那些易患感冒,或患有各种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是有较大帮助的。

6.动物实验还表明,人参能提高实验动物在各种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服用人参的小白鼠较普通小白鼠更能适应严寒、高温、射线、细菌、病毒等的干扰和侵袭。

7.人参能双向调节血压,某些品种的人参(如野山参)尚具一定的强心作用,甚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也有较好的疗效,如临床常用的“独参汤”、“参附青”就是专门用来抢救心衰的患者。

此外,人参还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内分泌功能,可以增进消化,促进吸收,同时对肝脏、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什么情况下不适宜用人参?

人参该怎么弄(人参该怎么用)(2)

人参禁忌

临床上凡气虚不固,肺气不足,脾气虚,津液不足,心神不安,智力下降者都宜用人参。除此之外,是不宜用人参的,或禁忌用人参者。人参可以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对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都有双向调节作用,但使用必须适量,过量服用则往往适得其反。如小剂量人参提取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但大剂量人参则可导致心肌麻痹和控制血管运动的神经中枢麻痹,出现循环衰竭。人参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它与皮质类固醇的结构相似,可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长期大剂量服用人参或人参制剂,可出现类似皮质醇中毒的症状,被称之为“人参滥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神经过敏、易激动、失眠、皮疹、晨泻等,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此外,大剂量服用人参还可出现抑郁、食欲减退、水肿、低血压、闭经、腹胀等复杂多样的副作用。

服用人参出现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儿童性早熟。一些儿童因服人参或人参的滋补品后,女孩子月经初潮提前,男孩子提前长出胡子,甚至男性乳房发育等,这些是因为人参具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可使儿童的性腺提前发育,分泌性激素,结果出现性早熟,这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有不良影响,值得家长及儿童保健专家们注意。

首先,关注其慎用。

(1)补气防滞气:凡脾胃实邪、湿邪或热邪停滞,症见胃腹胀满、疼痛、嗳气、吞酸嗳腐、呕吐秽浊、舌苔白厚或黄腻、脉弦劲有力者,当慎用人参,如临床必用,当配伍陈皮、佛手等;气虚之人,体内又有实邪停滞时,要特别注意。一般新病多实,也不能过早遣用人参。

(2)表证而邪正难分时当慎用:以小柴胡为例,其方后注:“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3)益气易升阳:人参益气主升,凡血分有热,肝阳上亢,烘热上冲,吐血、衄血、咯血,面目红赤,眩晕,上重下轻,走路不稳等有上逆趋势的病证当慎用,或配伍代赭石、石决明等潜镇之品,以制其升阳之弊。

(4)扶正防碍邪:中医治病十分重视“因势利导”。对于气虚外感,有实邪在表,又有气虚体质者,此时当扶正驱邪。遣用人参有几点讲究,如剂量不可过大、时机不能太早,以免补气而碍邪气之外出。如系风热之邪在表,初起还得忌用人参。尤其是外感又兼咳喘者,应慎用人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少阳病用柴胡加减法》告诫“咳去参枣加干味,小柴临证要当斟”。

(5)性温恐助热:本来人参的温性不强,有些书上还有“微温”的记载,但近几十年来,可能是人工栽种人参中的化肥农药的应用,或气候、生长周期过短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不少患者有服后出现燥热的现象。本来人参有生津之功,现在的人参用后反而令人口渴口干者增多。因此,凡阴虚内热,症见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大便干结、尿少色黄、黄痰脓痰、舌质红赤、舌苔少或无苔、脉细弦而数等,当慎用人参。必须用时,可配伍生地、麦冬、川石斛以制其温。

其次,注意体质类型。

体质是人体生命,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对临床用药有着重要影响。

前人有“苍黑人宜少投”的告诫,即凡体质壮实的体力劳动者要慎用人参;现代多数青壮年嗜酒,且房事过度,酒生湿热,房事伤阴,阴虚则内热,用人参当慎,或配伍葛根、白蔻仁、苡仁或山栀子用;“诸痛不可骤用”人参,此说在于“痛则不通”,人参补气,有滞气之虞,故大多数痛证虽有气虚的表现,也不宜大量久用,以免加重症状。

此外,“斑疹初起”、“产后瘀血”当慎用人参。斑疹初起,正气不虚而热毒炽盛,不可使用;或产后虽虚,但有瘀血在内也不可孟浪,当然如配伍益母草、红花、桃仁,也是可以用的。对于婴幼儿纯阳之体、肥胖的痰湿体质,以及脏躁兴奋,情志抑郁者(常有四肢无力的症状,酷似气虚之疲乏),应谨慎遣用人参。

此外,服用人参还有“忌口”的问题,一般而言,服用人参期间,不宜饮茶及食用萝卜,也不宜服用含有藜芦、皂荚及五灵脂类的药物,煎煮时不宜用铁锅,而以砂锅为宜。感冒、发热者不宜服食。

以上只是个人整理的,不是很全面,也不免会有些疏漏与失误。望大家见谅!谢谢包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