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甘肃地形呈狭长状 武威南山祁连山

地理知识甘肃地形呈狭长状 武威南山祁连山(1)

武威大马文化NO.0042 - 西北地理

匈奴在秦朝之初,并不是特别强大。司马迁在《史记·匈奴传》记载:“东胡疆而月氏胜”表示秦始皇统治时期,匈奴被夹在东胡和月氏之间,处境非常艰难。

但到了西汉初,匈奴却越来越强大。西汉念及国力尙弱,为避匈奴锋芒而不得不以宗室女和亲,来求得一丝安稳。冒顿之子稽粥,更是娶了好几位西汉公主,一跃成为西汉驸马。

月氏王部姑族部,面对来势汹汹的匈奴也只能在姑臧山留下一块兽文石后黯然退场。姑臧山下的匈奴休屠各部,以盖臧城为中心,周边盘踞着休屠王、遫濮王、稽且王、卢侯王、折兰王等匈奴部落。盖藏城,即为休屠王的专属领地。(参考资料:《兽纹石》《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两汉诏令》《晋书·张轨传》)

西汉经过“轻徭薄赋”的文景之治,国力开始强盛。文景之治让道家思想“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成功实践,也让文学家贾谊的《治安策》得到肯定。

虽然西汉表示要无为而治,但匈奴依旧对汉地虎视眈眈。汉武帝即位后,便决心要改变西汉与匈奴的地缘格局。在张骞“凿空”西域,为汉武帝带来阴山水草茂盛的情报。汉武帝重用霍去病“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把阴山收入西汉版图。

地理知识甘肃地形呈狭长状 武威南山祁连山(2)

▲西汉时期的武威郡(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雷台博物馆)

《汉书·匈奴传》有记载:“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蔽隐,从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唐朝时期,史学家司马贞根据《汉书·匈奴传》中“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的记载,在《史记索隐·卷二十四》中对霍去病“过居延”做了如下解释:韦昭曰张掖县祁连山,按西凉旧事云,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馀里,南北百里。有松栢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亾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顔色,祁连一名天山,亦曰白山也。

一代战神霍去病尽收河右之地,姑臧山这一神奇的名山大川也开始了它的传奇。姑臧山下的休屠王部、稽且王部、折兰王部、休屠独孤氏等都归入西汉,后分别成为凉州金氏、凉州稽氏、凉州折氏、凉州刘氏的望祖。

地理知识甘肃地形呈狭长状 武威南山祁连山(3)

*武威,即武威郡,古称雍州、凉州、雄州、雍凉、盖藏、姑臧、翅城、赤乌、龙城、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狼山城)、七级城、不夜城、盖鸟城、阴山城、卧龙城、凤鸟城、展翅城、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武威郡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刘彻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原匈奴休屠国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历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设置为西北的文化、军事、政治中心。

凉州(武威)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凉州曲)(凉州令)、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武威曾是凉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凉都督府、凉州牧、凉州刺史、凉州大中正、北魏凉州镇、北魏姑臧镇、河西节度、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西凉府、甘肃提督、凉州总兵、凉州镇守使、凉州府、甘肃巡抚、甘凉道、甘肃总兵、正一品凉州将军府的政府驻地。

武威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誉为“雍凉之都”。武威地势平坦,有着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汉代时期凉州就有着“国家番卫,天下要冲”的称号。

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北魏时期,姑臧是北魏的两大经济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箴(雍州箴)》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

*本文为武威大马文化的原创文章,所用图片皆由武威大马文化实景拍摄/制作。*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武威大马文化,立足凉州、瞭望全国、纵览国际,将为您提供审慎科学的凉州文化IP咨询。我们期望通过宣传推广,梳理唐诗《凉州词》背后的文化脉络,建立一个以武威为核心的「凉州学」学术体系。*「西北胜迹」「西北胜族」「五凉文化」「奇闻趣事」「西北地理」「西北美食」「西北历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