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写愁的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

晚唐有这么一位诗人,他早年追求功名利禄,命运却常常与他作对,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屡试不中,最后不得已而为之,靠走后门、托关系才走上了仕途之路,为后人所憎怨,配上了“巧宦”的名片。

唐诗宋词写愁的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1)

说出他的名字,也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可是提及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大家都会知道,肯定张口就来。曹雪芹还把这句诗化用在《红楼梦》中,原文是: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是甄士隐对《好了歌》的一句注解。其中这句“为他人作嫁衣裳”,大家都熟悉吧。而它的原创作者是谁呢?

他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巧宦”,晚唐诗人秦韬玉是也。

唐诗宋词写愁的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2)

对人物评价往往要有辩证法的观点,要一分为二的去对待,方可全面客观。

为他人作嫁衣裳”与上一句“苦恨年年压金线”的天然绝配,写尽了世间最悲催的伤惨。试想一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志在必得的一个人来说,滋味如何?不用解释,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我们还要感谢这位诗人秦韬玉,奉献了这句金玉谏言。下面我们共同来揭开这首诗的面纱吧,诗题曰《贫女》,好凄苦的名字哟。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诗宋词写愁的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3)

这首诗语言并不复杂,用词也不华丽,叙事相当接地气,就像一位家庭贫困的少女在自言自语,倾诉自己的生活苦悲。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蓬门,就是用蓬茅编扎的门,这里借指穷人家,诗中的贫女自称。绮罗呢,原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这里也是借指富贵人家的华丽衣裳。这位姑娘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来有没穿过绫罗绸缎。就是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牵线搭桥。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风流的意思是这位姑娘在说自己意态娴雅。高格调呢,就是说我也有富家小姐的品格和情调。总之来说,这位姑娘对于自己的气质和品性非常自信,可是呢,又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呢?难道就是因为我出身贫贱吗?心中不平的遭遇五味杂陈。

唐诗宋词写愁的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4)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这位姑娘继续诉说着自己的不公正待遇。我凭一双巧手,做得一手好女活,没有人敢与我相比,即使大家都不待见我,我也绝不会同流合污,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粉饰打扮自己,去同别人比美斗妍。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位姑娘的志向高洁,更反衬了庸俗的世态人情。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是全诗的经典所在,也是贫女的无奈之叹。苦恨并不是真的恨,只是非常懊恼。压金线,就是用金线绣花。我为每日每夜地压线刺绣感到苦恼,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停息地工作,只不过是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那么,这位姑娘苦恼什么,想嫁却嫁不出去,整首诗在最后把贫女忧郁神伤的形象,现实生动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又带有一位未嫁少女的娇嗔之气,令人泛起无限爱怜之情。

唐诗宋词写愁的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5)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没有运用典故,也不用任何修辞,全是出自贫家女儿富有个性、直接爽快的口语,毫无遮掩地倾诉自己心底的衷曲。

尤其那一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叹,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或许是诗人秦韬玉在科举失败、前路彷徨中的呐喊,更是对封建社会那个专制时代的哀叹!

即便诗人通过别的途径实现了夙愿,令人不齿留下污点。单从《贫女》一诗的社会意义和特定环境下的控诉之切来说,诗人秦韬玉还是可圈可点的。

凡事不可一味走极端路线,有时候把自己摆进一段历史的镜头,更能够使自己看透风从哪里来,雨在哪里下,什么地方渴望甘露,哪里的沙漠变良田。

文|鹤鸣甘棠,图|网络采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