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受到的伤害要用一生来治愈(5秒钟一个鲜活生命没了)

文/橙小慧

儿时受到的伤害要用一生来治愈(5秒钟一个鲜活生命没了)(1)

这几天,网民的心共同被一件事牵动。

4月17日晚,一个17岁的男孩从上海卢浦大桥一跃而下,5秒钟一个鲜活的生命没了。

事情起缘是: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妈妈得知此事后,在回家路上与男孩发生了争执,也许是妈妈听不进孩子的辩解,认定孩子错了,导致男孩气愤难当,跑下车,从桥上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此事惹起网上一片热议。

有网友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我们当年没吃没喝,被妈妈打大,不照样活得好好的。你们现在吃饱喝足,什么都不缺,一点小事就寻死觅活。

有很多网友表示:佩服男孩这种勇气,我不敢死,还苟延残喘地活着。

知乎点赞最多的评论是:有多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灵魂无数次跳下这样的桥,只是肉身还坚持着,麻麻木木长成了大人。

《原生家庭》作者苏珊在电台做主持人的时候,曾经有听众来电话说:如果让我在挨打和挨骂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选择挨打,因为挨打之后伤痕看得见,至少会有人同情你;可是责骂会把人逼疯,却看不到伤痕,没有人会在意。和侮辱比起来,身体创伤的愈合可快多了。

有些父母不杀人,但诛心。

遇到事情,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没有耐心听孩子解释、把事情说清楚,就早早认定孩子错了,然后责怪、辱骂孩子,伤了他们的心。如此下去,次数多了,轻则父母与孩子无话可说,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重则把孩子逼上绝路。

当孩子犯了错,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儿时受到的伤害要用一生来治愈(5秒钟一个鲜活生命没了)(2)

​1. 听孩子解释,让自己靠近孩子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这很容易,但只有为数不多的父母能做到。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人,我们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孩子,但是这种理解未必正确。

成长过程中,是什么经历导致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有位网友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小时候没有零花钱,每天就从早餐里面扣出几毛钱存起来,存了很久,终于够买一个自己喜欢的漂亮本子。然后,网友拿着本子给妈妈看,问妈妈:你看我的新本子好看吗?

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你哪来的钱?

第二句话是:你钱多得没地方花了是不是?

几次这种经历之后,网友决定再也不跟妈妈分享任何喜悦了。

尽管妈妈问孩子问题了,但是没等孩子回答,她就开始说话,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一通扫射,导致孩子再也没有解释的欲望。这样的沟通日常,让孩子的心渐渐凉了,不再愿意和父母讲话,父母也没法了解事实真相。

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曾说过:有时候人们明明只看到一个动作,就触动了自己所有经验进行解读,然后开启自己的应对模式。实不知,那并不是对方的本意,我们并不了解真实的彼此。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听孩子解释,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修养。

知乎上有网友问: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有人回答:以我个人的经验,不要跟父母沟通。与父母沟通是做无用功,他们会让你感觉更加挫败、沮丧、怀疑。

这个回答深得大家的认同。由此可见,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有时候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即使有机会说话,我们也听不进。然而,只有允许孩子解释,我们认真地听,才有机会了解他们,了解真相。

2. 孩子是孩子,我们是我们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不想听孩子的解释呢?

答案是:我们总自以为是地认为,我说的都对,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台湾电影《茉莉的最后一天》,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逼女儿茉莉成才,将她推上绝路的故事。

茉莉的爸爸是大学系主任,妈妈是留美硕士。生完孩子之后,硕士妈妈将培养两个孩子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事业。作为全职母亲,她早已为女儿规划好未来:去台大学医,然后留美深造,这是不二选择。

为了保证女儿不偏离既定的轨道,妈妈无所不用其极,她在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安装了摄像头,用来监视孩子。然而,摄像头只能帮她看到孩子的行为,无法帮她探知孩子的内心。当然,她也不想看到,因为那不重要。

直到有一天,母女二人一言不合,女儿奔向窗户,自杀身亡,妈妈才想看看女儿真实的想法。妈妈请人激活了茉莉的脑细胞,提取了女儿生前的记忆。这时候,她才发现自己一点都不了解女儿。

茉莉有自虐倾向,还看过心理医生,她喜爱写作,渴望成为作家。可是,这些妈妈从来没有允许茉莉说过。茉莉甚至偷东西,她喜欢把偷来的东西送给妈妈用。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也许这是茉莉挑衅妈妈的一种方式,你希望我好,我就坏给你看。

通过提取茉莉的记忆,妈妈换到女儿的角度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她感受到自己对女儿的压制。她只允许女儿走她认为唯一正确、光明的道路,对女儿的诉求视而不见。这份自以为是让她眼盲、心盲,将茉莉一步一步推向死亡。

儿时受到的伤害要用一生来治愈(5秒钟一个鲜活生命没了)(3)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过: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父母最应该是爱。爱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确立独立的人格,而不是让他的人格依附于父母;是要让孩子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让孩子替父母圆梦;是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而不是要父母替孩子生活。

父母少一点自以为是,孩子就有表达的欲望;父母少一点自以为是,孩子就多一份活出自我的机会。

3. 认真倾听,一起想办法

湖南卫视有一个节目《少年说》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把平时不能说、不敢说的话,在勇气台上说出来。

有一次,《少年说》的勇气台上来了一位爱画画的女孩言佳宇,她带着哭腔求爸爸:爸爸,你让我学画画吧!

爸爸不同意,他表示自己压力好大,自家兄弟三个,哥哥是博士、海外留学,弟弟研究生,只有自己初中毕业。他希望女儿能考上知名大学,为自己争口气,扳回点面子。

话说到此似乎陷入僵局,佳宇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主持人走上勇气台,替爸爸问佳宇:你是想把画画当成爱好,还是希望当成专业来学习啊?佳宇肯定地说:我想当成专业来学习。

主持人继续问:那你有目标中的大学吗?佳宇说:我想考浙江大学的美术系。原来佳宇的目标是名牌大学的美术系,她的目标既可以满足家人,也可以不辜负自己,只是双方都不知道。

如果爸爸能给佳宇一个解释的机会,问佳宇: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吗?不用去勇气台,家庭矛盾就解决了。

我们和孩子毕竟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同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看到的很大可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想要了解全部的真相,父母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我们所理解的意思,也未必是孩子想表达的意思,父母要向孩子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4

王朔曾在《致女儿书》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父母和孩子不应该是这样的关系,父母和孩子可以相处得很好。

面对孩子,

我们需要清空自己的想法,才能听得下他们说什么;

我们不急于做出判断,孩子才敢说;

我们只有确保自己理解正确,亲子间的矛盾才会减少。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17岁男孩自杀之前,他应该是多么渴望能得到妈妈的倾听。当时,他的心一定在滴血,内心呼喊:妈妈,你能不能听我解释。妈妈,跟同学有矛盾,我已经受伤了,请不要给我第二次的伤害。只是,这些话男孩只在心里说了,没有机会说出口。

听孩子解释,是做父母最容易且最重要的事。

父母和子女,能够在今生相遇是缘分,也是奇迹。

愿我们做父母的,能够视孩子如珍如宝,去爱去珍惜。

愿孩子一想到父母,就感到爱,感到暖,感到希望。

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够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