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环境易起球虫病(它们存活时间更长)
作者:荆棘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冬季气温降低,病毒、细菌更容易存活,人的鼻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降低,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须提前做好防护,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及早就医,警惕高发传染病发生。由于温度、湿度、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对于这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什么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寒潮大风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1、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粘膜接触而感染;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而感染;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
潜伏期为4~45天,多为1~2周。
该病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二就”仍然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衰竭和出血。
目前我国研制的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I 型),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Ⅱ 型)和乳鼠脑纯化汉滩病毒灭活疫苗(I 型),已在流行区使用,有88%~94%能产生中和抗体,但持续3~6个月后明显下降,1年后需加强注射。有发热、严重疾病和过敏者禁用。关于重组疫苗、沙鼠肾原代细胞培养的HFRS双价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痘苗疫苗(VACV)、 基因工程疫苗和DNA疫苗等国内外正在研究中。
2、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发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宿主为猪等家畜和鼠类,人主要通过接触被猪和鼠的带菌尿液污染的疫水及土壤而感染发病。
钩体病是全身性感染疾病,病程常自限性,由于个体免疫水平上的差别以及菌株的不同,临床表现可以轻重不一。病原体侵入人体后7~14天发病,短者3~4天,长者可达一个月。
该病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合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并危及生命。
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早期治疗核心是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次选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等亦可酌情选用。
3、炭疽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炭疽主要有三种临床类型: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有时会引起炭疽败血症和脑膜炎。其中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5%以上。
人体感染炭疽杆菌后一般1~5日发病,也有短至12小时,长至2周,急性肠炎型可12~18小时发病,同食者相继发病,类似于食物中毒。皮肤型炭疽的皮损好发于手、面和颈部等暴露部位,其特征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肠炭疽可表现为急性肠炎型或急腹症型。肺炭疽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
炭疽作为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使用抗生素治疗自然是首要要求。青霉素依然是治疗的首选药物,在大多数情况下,炭疽芽孢杆菌对青霉素没有抗药性。还有多种广谱抗生素对炭疽的治疗有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皮肤炭疽的治疗不难,除了使用抗生素外,只需要简单的创面处理措施。其他类型的炭疽病情一般复杂并且较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症治疗。炭疽到了晚期,特别是出现全身出血症候的时候,确实很难救治。因此炭疽病人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4、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因子是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布鲁氏菌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
布鲁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治疗时需选择能够渗透至巨噬细胞内,且在细胞内酸性环境能发挥作用的药物。根据《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类药物。WHO推荐的方案为口服多西环素200mg/d,联合利福平600-900mg/d,坚持使用6-8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5、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于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具有多种复杂的临床症状,晚期可见腹水、肝脾功能受损,甚至出现肺和脑损害,对人健康危害较大。
全球范围内危害人体健康的血吸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三种,此外在局部地区尚有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分布。在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包括三个重要环节:(1)水被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2)水中有钉螺,这是虫卵在其中生长发育的场所,虫卵在其中发育成为幼虫;(3)人群接触到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用人畜粪便施肥,在河、塘内冲洗马桶,随地大便,粪缸漫溢以及病牛和野生动物污染湖滩、河塘、沟渠和水田等,是虫卵入水的主要方式。接触疫水的方式主要是因为生产或者生活而下水劳作,此外皮肤接触有钉螺的河沟岸边的露水或潮湿泥土也可能被感染。
临床上将血吸虫病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有些病人还表现为异位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腹水和脾脏增大,导致在食管和胃底部的血管曲张,一旦进食略为坚硬的食物时,就可能导致出血),一旦发生常常诱发肝昏迷以致死亡,约占晚期血吸虫病死亡原因的一般左右。
目前为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是吡喹酮,副作用小,疗效好,对血吸虫的幼虫、童虫及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治愈率很高,适用于各期的血吸虫病患者。此外青蒿素也可用于治疗和预防血吸虫病。
6、疟疾疟疾,民间称为「打摆子」,是由一种叫做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会引起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如能及时给予药物治疗,通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抗疟药物有奎宁类和青蒿素等。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请一定要重视传染病的防控。
参考文献:
[1]洪涝灾害灾后疾病防控知识要点(2017年版)
[2]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
[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