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

最近有几位农民朋友向农技小背篓询问:田间作物上(尤其是种植各类瓜果蔬菜上)经常会遇到叶片上出现大量“黄斑”、“黄点”的问题,这些叶片“黄斑”五花八门,有的症状还很相似,比如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长,有的平整、有的凹陷,有的会发霉长毛、有的不会发霉长毛,有的斑点边缘很清晰、有的斑点边缘模糊不清或者斑点周边带晕环等等,如何分清这些叶片“黄斑点”到底是由哪种病害造成的啊?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防治住叶片上的这些不断增多的“黄斑点”?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1)

大多数情况下,叶片上产生这些黄点黄斑都是由作物病害造成的,叶片上出现不同的黄斑点,就说明作物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病害,而作物上发生的不同病害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病害的种类,去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进行对症下药防治。

但实际上,很多农民对作物叶片上的这些病斑是区分不清楚、诊断不明白症状的,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叶片这些黄斑黄点是有哪种病害造成的,如此一来,大家在防治时就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去防治,既容易错误用药造成作物发生药害,也容易错失防治良机而加重作物上的病害程度,从而造成更大的减产损失。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2)

今天农技小背篓就给大家说一下哪几种病害最容易造成作物叶片上出现“黄斑”、“黄点”,同时告诉大家怎么区分和诊断这些导致叶片“黄斑”、“黄点”的病害原因。

总的来说,造成作物叶片出现黄斑点的常见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靶斑病、叶斑病等,除此之外,作物发生虫害(如蓟马)、药害(如药物用量过大或浓度过高)、生长过程中缺微量元素(如缺锰、缺镁等)等也会造成叶片上出现黄斑或黄点的问题。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3)

一、关于霜霉病造成的黄叶诊断与防治方法

1、病状诊断

霜霉病发病后会造成病叶上出现退绿变黄的黄枯病斑,但霜霉病在发病初期一般会先发生在叶面的背面,而且病叶的正面和背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病害现象。

病叶背面上会先出现水浸状的黄褐色病斑,而且这些病斑与叶片无病部位交界处有清晰的交界线;如果发病后期遇到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病叶的背面病斑处还会产生一些灰褐色或黑色的霉层。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4)

病叶正面上会先出现退绿变黄的小黄点,这些病斑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发展成较大的病斑,而且病叶上的黄病斑在病斑与叶片无病斑部位交界处的没有清晰的分界线。

霜霉病一般在作物下部的叶片上先开始发病,不仅病斑会不断地扩大联合成大病斑,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情不断由下部叶向上部叶逐步的蔓延扩展,导致植株上大量叶片的卷缩、黄枯而死,严重时可以一直扩散到植株最上部的顶叶上。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霜霉病的造成的叶片病斑是平的,没有病斑既凸出或凹陷的情况出现。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5)

2、防治方法

防治霜霉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作物播种前药物拌种消毒杀菌;②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不要过密种植;③采取高垄覆膜的种植方式;④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及时摘除植株上的老黄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⑤作物生长期内合理使用菌肥或菌剂(枯草芽孢杆菌)以有益菌防治有害菌;⑥作物发生霜霉病后,及时使用乙蒜素复配锰锌•氟吗啉或使用氟醚菌酰胺复配霜霉威盐酸盐,或使用霜脲•锰锌、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药物进行喷打防治,每隔7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打药2-3次即可。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6)

二、关于炭疽病造成的黄叶诊断及防治方法

1、病状诊断

炭疽病和霜霉病一样,主要是危害作物的叶片为主,也可以危害作物的茎秆和幼果,其叶片发病症状与叶斑病、霜霉病等很相似,如果不注意区分就很容易混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病害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内都会随时发生。

作物叶片上在发生炭疽病后,发病初期会在病叶上出现退绿发黄的水浸状小病斑点,这些病斑点一方面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变为较大的四周黄褐色、中间淡灰色的大病斑,并且病斑的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病斑上还会产生很多密集的小黑点。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7)

除此之外,在发病后期遇到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叶片上的病斑部位经常会有粉红色的孢子堆出现,在空气比较干燥的情况下,叶片上的这些病斑有非常容易碎裂。在作物上的炭疽病发病比较严重时,整个叶片上会长满“黄斑点”,并且看起来就像叶片被火烧过一样。

2、防治方法

防治作物上的炭疽病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办法:①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②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物消毒杀菌处理(如药液浸拌种);③避免种植密度过大,采取起垄高畦种植、地面覆膜的种植模式,发病高峰期时保持田间适度干燥,及时整枝疏叶、中后期及时摘除老黄叶等,以此降低田间湿度、保持良好的田间通风透光环境;④温室大棚要加强棚内通风排湿管理;⑤作物发病后,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苯醚甲环唑复配百菌清或肟菌酯•戊唑醇复配唑醚代森联,或者使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炭疽福美双、代森锰锌、抗霉素等药物进行喷打防治,每隔7天左右打药1次,连续喷打2-3次。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8)

三、关于细菌性角斑病造成的黄叶诊断及防治方法

1、病状特征

细菌性角斑病在在高湿的条件下容易爆发病害,发病初期时,会在病叶上产生很多水浸状的褪绿小病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小绿斑点逐步会变成较大的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等到发病后期时,这些病斑的颜色又会变为灰白色。

当作物发生细菌性角斑病后,如果田间湿度比较大,那么在病叶背面的病斑处就会有乳白色浓菌液(白色粘液)流出,等到空气变干燥后这些菌脓菌液就会变成一层很薄的白膜或白粉(叶背有清晰可见白痕),而且病叶上的病斑在干燥条件下容易穿孔破裂。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9)

2、防治方法

防治作物上的细菌性角斑病可以参考以下办法:①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前先进行药液浸拌种消毒处理;②不要与瓜类、葫芦科类作物进行重茬种植,建议高垄覆膜种植;③发病高峰期时保持田间适度干燥;④生长中后期及时摘除病叶、老黄干枯叶;⑤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病株残体;⑥避免田间大水漫灌,加强田间中耕松土、棚内通风管理等降低空气湿度;⑦作物发病后,及时使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复配百菌清、琥胶肥酸铜,或使用氯溴异氰尿酸复配喹啉铜,或使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噻唑锌、噻菌铜、三氯异氰尿酸、氢氧化铜、琥•铝•甲霜灵等药物进行打药防治,每隔7天左右打药1次,连续打药2-3次。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10)

四、关于靶斑病造成的黄叶诊断及防治方法

靶斑病(因病斑中心看起来呈眼状靶心而得名),也就是咱们农民常说的“黄点子病”,也是导致作物叶片上出现黄斑黄点的常见病害类型,这种病害在温暖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最容易发生,尤其以黄瓜等作物上发生的最普遍。大家要注意把靶斑病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区别开来,因为这三种病害造成的病害症状很相似。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11)

1、症状表现

作物上的靶斑病,主要以危害作物中下部叶片为主。发病初期时,病叶上会先会出现一些近圆形的淡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病斑会逐步变为红褐色且不断地联合扩大,如果我们把病叶迎着阳光观察,你会发现病斑中心有一个类似靶子靶心的中心点(病斑中心呈眼状靶心是靶斑病最典型的病害特征)。

作物叶片在发生靶斑病后,如果遇到田间湿度较大的情况,病叶的靶斑病个头会比较大,而且病叶背部的靶斑病处会呈水浸状,并且病斑上会产生一些呈圆环状的灰黑色霉层,如果遇到高温干燥的天气时,靶斑病的病斑个头比较小,并且病斑出的叶片会变的黄枯而死。

叶片有黄色斑点什么病(叶片经常长黄斑)(12)

2、防治方法

防治作物上的靶斑病,大家可以在发病初期时使用戊唑醇、腈菌唑、硅唑•咪鲜胺、唑醚•代森联、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复配百菌清、戊唑醇复配喹啉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复配百菌清 琥胶肥酸铜等药物进行喷施防治,每隔7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文章写得有点长了,关于作物叶片上长“黄点”和“黄斑”的内容就暂时先给大家介绍这几种吧,除了上述几种病害以外,像叶斑病、叶霉病、细菌性疫病等病害,蓟马等虫害,或者打药不当造成的药害,或者激素用量过大,或者作物生长过程中缺铁、锌、镁等微量元素,也都会造成作物发生黄叶或叶片上有黄斑点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技巧以前农技小小背篓也都给大家专门介绍过,有需要的朋友去我的主页点“文章”去翻找看一下吧,在此就不过多浪费大家的阅读时间了!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