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暴的男人北野武 独属于他的浪漫暴力
对北野武来说
导演就是艺术家
应该保持创作作品的自由
即使不受欢迎
被人排斥
也未必要为了大众的审美
去遵循当代世界的美学标准
北野武电影的气质就是这般
像他出事故之后的脸庞
一半自由一半死硬
▼
- 无声回响 -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于1991年10月19日在日本上映,今天是影片上映26周年。
这是北野武执导的第三部影片,他同时兼任编剧和剪接。
更大的主导权,使北野武在电影里,实现了某些他在生活中不可能去做的事。
主角之间没有说不完的甜言蜜语,也没有难舍难分的矫情。
只有静谧的爱意,就像平静海面下的暗涌。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全片都在阐释“照片式美学”
- 蓝调小武 -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无疑是北野武作品里特别的存在,影片展露了他纯粹平和的一面。
后来的作品如[坏孩子的天空]、[玩偶],都延续了这种纯粹与平和,同时又存在致郁与治愈两种情绪。
北野武作品存在的这种奇异感,有一部分是来自他对影片色调的选择。
“我不喜欢生动的颜色,只需要灰色调,或者蓝色调,就像暗沉的混凝土。”
拍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时,工作人员为了“暗沉色调”,四处寻找合适的场地。
终于找到一个混凝土围栏,方便北野武全方位的拍摄。
▲这里拍摄了很多场景
从这部影片开始,北野武开始采用这样灰暗色调,灰蓝色的阴影。
也因为这部影片,人们说他是蓝调的北野武。
▲蓝色是影片的基调,也对应片名中的“海”
- 浪漫暴力 -
人们对北野武的印象,多是荧幕上的搞笑艺人,或银幕上的暴力大佬。
但[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温柔又浪漫,直到影片结尾,又回到北野武式的暴力。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是潜伏的暴力
多数人不解为何要悲剧收场,但北野武却觉得“影片结束地很好”。
北野武把茂最后的死亡解释为,“他变成鱼了”。
“人类来自海洋,自从离开了水,我们开始演变。他变成鱼,就像回归本源。
回归海洋,就像升天变成神灵,这是心灵的回归。”
北野武说如果可以重新拍摄一次,结局可以更美好,但主角还是会走向死亡。
为了能拥有永恒的爱,必须意识到死亡的风险,而爱情总会带来死亡。
▲这是北野武所想表达的观点
- 幕后杂谈 -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不仅奠定了北野武电影的风格,还开启了他与久石让一段长久的合作。
当年因为制作人觉得影片没有太多的争议,于是提议北野武跟久石让合作。
果然,久石让的音乐成为“宁静的海”重要元素,之后久石让又与北野武合作了8部电影。
久石让为[菊次郎的夏天]所做的配乐,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北野武与久石让
北野武的电影常常会选一些新人、或者毫无名气的人来出演。
片中饰演贵子的大岛弘子,因为出演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被节目主持人推介给北野武。
北野武一眼相中,立刻就决定在[那年夏天,宁静的海]里启用她。
▲那时还是高中在读生的大岛弘子
可惜的是,出演完电影后,大岛弘子便退出了演艺圈。
就像片尾她变成鱼的恋人,戏剧结束,她变回普通人,回归生活。
像是电影,却是现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