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门斩子下场是什么(辕门斩子发生在哪)

《辕门斩子》是京剧、河北梆子、秦腔等许多剧种常演不衰的剧目,剧情大都差不多,是讲北宋年间,辽国萧太后南下入侵,大摆天门阵。为破阵,八贤王、佘太君随大军驻守边关抵抗。元帅杨延昭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被绑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宗保返营后,杨延昭大怒,要将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佘太君、八贤王两次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后,救夫心切,向六郎献上破阵急需的"降龙木",并允宗保戴罪立功。六郎得知穆桂英智勇双全、才貌出众,加之佘太君、八贤王作保,遂免宗保死罪。宗保、桂英披挂上阵,夫妻二人大破天门阵。

辕门斩子下场是什么(辕门斩子发生在哪)(1)

那么,这个辕门在什么地方?

在天津市的静海区,有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尤其是在静海的沿庄镇和陈官屯镇一带,说起杨家将,这里的村民更像是说自家的事,讲的是祖辈亲戚的故事。相传,杨家将曾在现如今的沿庄镇和陈官屯镇一带屯兵,其中,所属两镇的元蒙口、谭庄子、西钓台等村名的由来,更是和杨家将有着一定的渊源。

据说,当年,杨六郎曾率兵驻扎在静海南运河与子牙河间的大洼内,整个洼地都是杨延昭军的大营,这里也被现在的静海人称为“古城洼”,其辕门就设在古城洼北部,建村后取名为“辕门口”,而现如今的元蒙口,也正是从这个名字演变而来。

元蒙口是当地人对东元蒙口、北元蒙口及南元蒙口三个村庄的总称,这里村庄的地势普遍较高,马路两侧的砖房大部分都建在土坡之上,高出马路约一米到两米。

  据村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告诉记者,“辕门斩子”就发生在这一带。“就这么一直传下来的,究竟是真是假也没人能说清楚,但祖辈一直都这么说。”老人家说,他曾经从祖辈那里听说,“元蒙口”这个名字就是从“辕门”演绎过来的。

辕门斩子下场是什么(辕门斩子发生在哪)(2)

南元蒙口村

上个世纪70年代,村民在元蒙口村村外河堤取土时发现一宋代木船。

辕门斩子下场是什么(辕门斩子发生在哪)(3)

辕门斩子下场是什么(辕门斩子发生在哪)(4)

据记载,北宋年间,我国北方形成宋辽对峙的局面。为抵御辽兵,北宋以杨延昭(人称杨六郎)为高阳关副都部署(是时,高阳关辖今静海一带的乾宁军),坐镇距天津不远的河北省高阳县境内。

当时的静海一带,则是抗辽的前沿阵地。据传说,杨六郎曾率兵驻扎在静海南运河与子牙河间的大洼内。当时辽国准备趁冬季渡过黄河,直捣宋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杨六郎将军队按八卦阵形摆成72座大营。辽军连遭败绩后改道南下,最后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