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有哪些著名的船(利玛窦进贡的这件神秘乐器竟成为中西音乐交融的使者)

500年前的9月6日,出生在葡萄牙的航海家与冒险家麦哲伦去世之后,他的船队终于完成了历时3年环游世界的航行。麦哲伦船队开辟的新航路与中国航海家郑和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在菲律宾汇合衔接。西方世界与中国的航海往来开启了新的篇章。

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不远万里,航海来到中国传教。这位大航海时代的杰出使者,不仅让中国人接触到另一半的世界,也通过文化交流与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旅居,一住就是28年。他向中国皇帝献上了珍贵的礼物,其中,一件神秘的乐器,促进了中西古典音乐的交流与交融。

大航海时代有哪些著名的船(利玛窦进贡的这件神秘乐器竟成为中西音乐交融的使者)(1)

传教士利玛窦

01 | 大西洋琴 Xi-Qin

“万历二十八年,大西洋利玛窦献其乐器。”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进士名叫冯时可。他在自己的文化著作《蓬窗续录》之中,记载了利玛窦进贡神秘乐器一事:

余至京,有外国道人利玛窦……道人又出番琴,其制异于中国,用铜铁丝为弦,不用指弹,只以小板案,其声更清越。

这段史料记载了利玛窦所献神秘乐器的外观及演奏方法。我们不妨对进贡当日的场景做一番有趣的还原:

这天,来自欧洲的天主教士利玛窦,为中华大地送来了新的音乐之声。他作为远道而来的使者向万历皇帝进献“宝物”。那“宝物”十分神秘,众臣工及宦官纷纷侧目观望,只见内廷侍者引领利玛窦与随从抬着一只庞大的木盒,满脸虔诚来到皇帝的会客厅。

当木盒开启的瞬间,一架庞大而美丽的西方乐器呈现在皇帝面前。皇帝啧啧称奇,下令宦官取来尺规丈量。这架乐器被利玛窦本人美其名曰称为雅琴,利玛窦说,她是用欧洲大陆上的云衫木制作而成的。长度竟达五尺,而宽度也足有三尺。这样巧夺天工的庞大乐器比起中华本土的古琴和扬琴来说,真是别有一番趣味。

随后,皇帝与侍者们一起细细观摩,只见大西洋琴的长方体琴箱上星罗棋布般地镶嵌着七十二根金属丝制成的弦。这样多的弦杂而不乱一根根平行铺展,纵向覆盖在琴身上。更巧妙的是,这些琴弦并不能直接被手触碰,它们被镶嵌在琴箱中部,每根弦都由自己的一根独立弦柱牵引着,这些弦柱内端连接着金属琴弦而外端则露出来供人演奏时按压或击打所用。皇帝观赏许久大家惊奇,便召见随利玛窦而来的西洋乐师前来演奏。

那么,这件神秘的乐器究竟如何演奏?由于中国古代汉语表达存在多种可解读的空间,“以小板案”四个字成为破解谜底的关键。这里所说的“小板”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关系到大西洋琴这件神秘的乐器究竟是何种属。

大航海时代有哪些著名的船(利玛窦进贡的这件神秘乐器竟成为中西音乐交融的使者)(2)

击弦古钢琴

02 | 大西洋琴真实身份之谜

Mystery of True Identity

“Clavichord or Harpsichord?”

一直以来,大多数研究者都将大西洋琴认为是击弦古钢琴(即Clavichord)。倘若我们将“以小板案”中的“小板”理解为小型的指板,即琴键,而将“案”理解为“按”,那么从演奏方式上来看,大西洋琴的确很有可能是击弦古钢琴。

然而,依据中国万历年间的另一段史料记载,大西洋琴“纵三尺、横五尺”(两条边长分别为1米和1.6米左右)且“有弦七十二”,如此庞大的体积和如此多的琴弦,与小巧的Clavichord显然存在着诸多出入(早期的击弦古钢琴通常只有二十个键且体积较小)。

那么,大西洋琴是否有可能是其它的琴种呢?当然有可能。据传说,利玛窦为了让中国年轻的宫廷大臣能够习得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专门创作了一套《西琴曲意》(相当于练习曲集)。如今传世的译文通常将这部曲集标题中的西琴,翻译为For Harpsichord。于是,第二个关于大西洋琴身份之谜的答案呼之欲出。

大航海时代有哪些著名的船(利玛窦进贡的这件神秘乐器竟成为中西音乐交融的使者)(3)

羽管键琴家族中的方形古钢琴

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又称羽管键琴(大键琴),这一乐器显然与大西洋琴的历史文献记载更为吻合。羽管键琴与击弦古钢琴相比,体积更大、构造更复杂。在羽管键琴家族之中,有一种体积较小的方形古钢琴,恰好与大西洋琴文献记载中的外观十分吻合:它可以藏在盒子里,也可以放在桌上演奏,打开之后有数量比击弦古钢琴更多的琴键(弦),音色也更清亮悦耳(其声更清越),而长与宽也同文献的描述更加贴近。

了解音乐史的人都知道,羽管键琴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便被广泛地用作宗教题材音乐的演奏。利玛窦作为欧洲传教士,向中国皇帝进贡羽管键琴,也是十分的合乎情理。

其实,关于大西洋琴的身世之谜,人们的看法从未统一。除了上面提到的击弦古钢琴和拨弦古钢琴之外,更有人认为它其实是另一种名叫德鲁克莫(Dulcimer)的琴类(德鲁克莫琴与中国的扬琴相似)。

大航海时代有哪些著名的船(利玛窦进贡的这件神秘乐器竟成为中西音乐交融的使者)(4)

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04 | 交流融合 Interaction

“一架大西洋琴,一段珠联璧合的世界音乐史。”

利玛窦远渡重洋,为中国带来了大西洋琴。与此同时,博览群书的他还在日记中提到了朱载堉王子首先发现并论证的十二平均律。(在利玛窦所生活的年代,大音乐家巴赫尚未出生。)

回到大西洋琴,这架神秘的乐器使中国人有机会感受与本国音乐体系截然不同的西方古典音乐,她很可能正是传入中国的第一架古钢琴。西学东渐在艺术文化与科学领域渐成风气。

我们相信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东西方古典音乐各有各的文化底蕴与高雅韵致。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无限机遇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文化成为风靡世界的潮流。也让世界的新鲜讯息融入中国人的生活。

它(音律)变化万形,从鱼到月亮。

一句话,交流万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