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尖兵震撼人心(老兵突击)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谢军 责任编辑:乔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热血尖兵震撼人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热血尖兵震撼人心(老兵突击)

热血尖兵震撼人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谢军 责任编辑:乔梦

俗话说,三十不改行,四十不学艺。近日,媒体报道了空军飞行员李浩的事迹。在一次次进退走留的抉择中,他实现了一次次的“老兵突击”。像李浩这样敢于突击的“老兵”、挺立潮头的闯将,其实并非个例。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八一评论”版就来谈谈心态与年龄的话题。

壮心不与年俱老

■谢军

近日,媒体报道了空军飞行员李浩的事迹。48岁那年,已飞过6种机型的“高龄”飞行员李浩,坐进了地面方舱,成为无人机飞行员。此后5年,4次转隶,3次转岗,在一次次进退走留的抉择中,他实现了一次次的“老兵突击”,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树起了“第一茬人”的好样子。

俗话说,三十不改行,四十不学艺。至今已年过五十的李浩,却还在“折腾”自己。从“王牌师”的空中骄子转为新组建部队的无人机飞行员,李浩以年轻心态进行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实现不断超越,在拼搏奋进中将飞行事业推向新的巅峰。这种精神,为推进改革强军进程、建设新型作战力量添注了强劲力量。

壮心不与年俱老。像李浩这样敢于突击的“老兵”、挺立潮头的闯将,其实并非个例。某摩步师撤编改旅,师政委马宝川高职低配任特战旅政委,他不仅没有因此失意,反而抖擞精神、从头学起。47岁的他,跟十七八岁的战士拼体能,还完成了军旅生涯的首次高空跳伞。

被誉为中国航天“总总师”的任新民,虽然位列中国“航天四老”,心态却从来不老。从东风一号导弹,到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放飞东方红一号卫星,到担任载人航天工程首席顾问,61载寒来暑往,他对新知的好奇心从未熄灭,步入耄耋之年仍不遗余力地探索新领域。对他而言,“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一辈子是颗少年心。

无论身处何方、年龄几许,心怀青春,生命就不会褪色,人生就更有质感。革命军人的价值,不在于年龄的大小、官位的高低,而在于对战斗力的贡献有多少、对胜利的追求有多少。作为军人,应当抱有怎样的心态,应当怀揣怎样的追求?今天的“李浩”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答案。

李浩(资料图)

随着“脖子以下”改革的全面展开,会有更多指战员面临与李浩一样的考验与挑战。很多单位涉及调整、转隶、移防,不少军人“打起背包就出发”。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业务、陌生的角色,容易形成倒逼之势。有个别同志,对自己重犁深耕的领域、驾轻就熟的岗位、技艺精湛的“把式”,总是割舍不断、念念不忘,无法积极适应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表现出的是一种垂垂“老态”。

殊不知,有些所谓的成熟经验、惯用做法,已经无法与新的时代“匹配”。倘若不主动升级能力、不全面更新思维,而只抱着那些“老本本”、只想走那些老套路,就容易产生“知识折旧”“能力过期”,就容易造成判断失准、决策失误。

只要心态年轻,何惧岁月催人?只要不断学习,人生自会开阔。鲜活的心跳,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只有来自心灵的疲惫,才会带来无可挽回的衰老。不仅需要青年官兵振奋精神,也需要全体官兵扫除心头的沉沉暮气、激发追梦的蓬勃朝气。

强军兴军的征程上,转型和重塑是常态。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在人民军队砥砺奋进的征途上,任何时候都需要“年轻态”闯将。每名官兵都要像李浩一样,既有击水中流的勇气,又有顺势而为的担当,将个人小目标融入强军大格局,在与时代同向、与改革同行、与强军同步中,不忘初心、以行践言。如此,必能推动各种新质战斗力加速增长,必能汇聚改革强军的磅礴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