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绑的笤帚(架起村民致富路)
来源:廊坊云报
廊坊日报讯 笤帚,原本是千家万户扫炕扫地最常用的一种工具,制作笤帚用的“苗”更是司空见惯。安次区仇庄乡熊营村五代传承的民间艺人,用巧手把最普通的笤帚苗变成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实用和审美巧妙结合的艺术品,产品行销全国。如今,小小笤帚苗已经成为熊营村就业谋生、创造价值、实现致富的文化产业。
笤帚苗手编技艺可追溯到宋代。北宋初年的宰相吕端(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就是这一工艺的创始人。上世纪初,安次区熊营村村民李德环发现,这里的村民有种植高粱的传统。高粱秆质地柔韧,不易断裂,穗柄纤长,粗细均匀,适合加工成笤帚苗扎制笤帚。李德环制作的笤帚苗制品清洁耐用、物美价廉、草香味醇,受到人们青睐与喜爱。手艺代代相传,李家笤帚苗手编技艺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
安次区仇庄乡熊营村“95后”姑娘李国存是笤帚苗手编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大学毕业后,她开始潜心研究,经过创新升级将最普通的家用工具进行创新,编成了民间艺术品。
李国存的家里有个40多平方米的“艺术领地”,里面挂满了各种手工编织作品,有扫床笤帚、锅刷、茶刷、扫地大笤帚、按摩捶、葫芦、钱袋、花瓶、墙挂等12大类100多品种。另一旁的工作区域,整齐摆放着6台自己组装的笤帚苗扎绑机器,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家伙,笤帚苗在指间舞动,瞬间就被编织成造型精致、色彩缤纷的工艺品。
李国存介绍,笤帚制作之前,要挑选收割好的金丝苗。先用剪刀剪下苗丝,根据不同长度制作不同的产品,剩下的挺秆儿纵向劈成0.3厘米的笤帚米子待用。“过去,制作是借助门框木棍等简单工具,用麻绳进行扎绑,后改为腰勒子,以脚蹬踹,手脚并用,用力缠绕。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在采用铁桩、滚轴、电磁感应出线等工具,省时省力。”李国存说。
李家的笤帚苗手编技艺不断吸纳地方民族工艺和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步扎绑技法,即选料、浸泡、捆扎、成型、整形、晾晒六个步骤。“最关键是从选料开始。选料需要把苗子分成三份儿,长、中、短,每一款产品适合的苗子都不一样。比如锅刷,就比较适合短一点儿的苗子。”李国存娓娓道来。
在保留传统手艺的同时,李国存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设计。高粱秸秆与彩线编织成的“福”“喜”“吉”等字相得益彰,整体造型奇特精巧,蕴含了手工艺人匠心独具的设计,变成了使用与观赏兼具的文化艺术品。因笤帚具有“扫去前程曲折,生活从此顺利如意”的寓意,可作为新婚嫁娶、小儿满月、乔迁或祝寿礼品赠送。由最早出于生活需要的目的,到如今赋予美好的祝愿,小小的笤帚便赋有了内涵和灵魂。
2019年,李国存成立了廊坊市羽墨手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如今,李家笤帚苗编织已经规模化生产。“我想吸纳更多的村民,把传统手艺发扬光大的同时,也能带动乡亲们灵活就业。”李国存表示,现在我正在尝试自己种植金丝苗,今后将大面积种植,以便实现种植、加工一体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手编技艺,李国存将笤帚苗手编技艺申请了安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期河北省文创大赛中,她的笤帚苗手工编织作品又代表廊坊取得了喜人成绩。
(记者 张泰源 文/图 编辑 李雨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