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心即理(如何理解王阳明的)
心力方程式(李向金原创)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
阳明心学包含3大理念,其中最难理解的就是“心即理”,如果弄懂了“心即理”就把握住了阳明心学的精髓。
当然水有源树有根,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王阳明的“心即理”也是一样。其实从孔孟开始,就对“心”特别重视,比如说,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篇中就提到了“本心”,意思是人的“天性”。“心即理”这个提法也不是王阳明第一个提出来的,在他前面,南宋有个叫陆九渊的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心即理”这个概念。王阳明是继承了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即理”,创立了阳明心学。
我们常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所以说,想要彻底理解王阳明的“心即理”,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01王阳明的生平背景
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王华在他9岁的时候中了状元,在京城做官,后来做到南京吏部尚书。17岁时,王阳明和江西省布政司参议诸养和的女儿成亲。用现在话说,王阳明的父辈都是省部级官员,他自幼聪明过人,按正常来说,王阳明读书走仕途,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王阳明不喜欢读书,因为当时科举制度,读的都是朱熹的那套东西,王阳明觉得没意思。他喜欢当侠客,喜欢骑马射箭,喜欢作诗作赋,还喜欢研究佛教和道教。因为他认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当官,而是“做圣人”。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一个开明的有识之士。他没有限制王阳明的各种爱好,而是让王阳明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后来王阳明因为帮戴铣求情,被刘瑾迫害差点丢掉性命时,王华不但没有悲痛,反而欣慰大笑,认为王阳明做得对。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是王阳明后来敢于质疑和挑战朱子学,开创阳明心学的一个原因。
陆九渊
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明朝朱子学、陆九渊的心学、佛教、道教都很流行,虽然官方沿用朱子学作为科考的教材,但是并不像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排斥其他学说和宗教,所以很多官员、文人墨客都热心于佛教、道教修行。这种百家争鸣的学术背景也是阳明心学产生的一个条件。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明朝内忧外患,正在逐渐走向衰败。老皇帝年老昏庸,执政不利,国内盗匪猖獗,叛乱不断,边境时常遭到外族入侵,官军节节败退。这更让王阳明觉得朱子学有很多弊端:推崇朱子学,国家都沦落到这个样子了,不能再死抱着朱子学了,应该有新的更好的学说来取代。
我们认为,阳明心学是实践的哲学,这个学说的创立和王阳明的经历密不可分。首先是他思想转变的经历,三十一岁之后,王阳明意识到佛教和道教有不足之处,所以他转变思想笃信儒学。其次是三十五岁那年,因为替戴铣求情入狱,后来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就在这里,他经历了“龙场顿悟”,悟出 “心即理”,并提出“知行合一”说。此外,王阳明的仕途经历也是他不断探索和验证“心即理”的过程,他三十九岁出任庐陵知县,然后做过南赣巡抚、南京兵部尚书等。在这期间,他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四十八岁时又平定了宁王叛乱。四十九岁时创立“致良知”说,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02对朱子学的质疑
朱子学就是朱熹的学说,朱熹是南宋理学家,他的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官方哲学。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官方指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认为“理”在“物”中,如果要得到“理”,需要“格物致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地万物都包含着“理”,求理需要和天地万物“格斗”,才能找到其中的“理”。
王阳明曾经也是按照朱熹的说法去求理,他日夜盯着竹子看,希望把竹子“斗败”,从中得到至理。7天之后王阳明病倒了,由此他也对朱熹的观点产生了质疑:格竹子都这么难,如果按朱熹的说法,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最后才能“格物穷理”,那恐怕一辈子也格不完,当然也无法得到“理”了。因此他认为朱熹的观点不正确,开始探寻其他学说。
这时,他关注到了理学的另一分支——心学,是由南宋的陆九渊最早提出来的,核心思想就是“心即理”。
陆九渊说:“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认为“心”和“理”都是老天给的﹐是永恒不变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尽此心﹐穷此理。”
|03 王阳明的“心即理”
王阳明通过研究,发现陆九渊这个心学比朱熹的好,他就越发喜欢,一方面不断学习,一方面在实践中验证,最后,王阳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学体系,并对“心即理”有了新的理解。
王阳明认为“心”是身的主宰,“理”是“心”的本体,从“心”中发出来的东西叫做“意”,“意”所存留的地方就是物,天下万物都不在“心”的外面,而且“心”和“理”是合二为一,不可分离的。
王阳明在龙场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之道原来以为只是一种存在,原来一直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修行的目的就是去发现它。如果你发现了它并让它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王阳明还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这比陆九渊的“心外无理”更进了一步。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心学”几乎取代了朱子学,成为当时的主流学说。
|04山中花开
什么叫“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我们一起来看山中花开的故事。
故事出自《传习录》下卷《钱德洪录》。
说王阳明喜欢在游山玩水中陶冶情操、寻找灵感。弟子们自然愿意陪着老师一起游览,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谈论学问,向老师请教。
有一天,王阳明和几个弟子一起到会稽山游玩。会稽山上风景秀丽,大家兴致很高。到了南镇这个地方,看到映山红正在盛花期,开得特别艳丽,不由得停下来欣赏赞叹。
这时,一个弟子问王阳明:“先生经常说无心外之物,可那山崖上的花,开在那里,只是在山中自开自落。”这个弟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言下之意就是在质疑“心外无物”,花在山中自开自落,明明在我的心外,怎么会在我的心内了呢?
这个故事之所以有名,我想一来是因为王阳明的名气,另外就是故事本身的画面感和趣味性,还有就是,弟子用开得正艳的映山红提问,非常巧妙、生动,又很有意境。
然而这还没完,更为美妙的是王阳明接下来的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则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意思是说,你没有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山中的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当你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花在你的心中便一时明白起来,所以你就可以知道:这个花其实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山中花开”的故事,问得巧,答得妙,诗情画意,妙到毫巅。
|05“心即理”的未来发展
从明末开始,王阳明的心学开始式微,新兴起的东林学派成为主流,代表人物是顾宪成和高攀龙。他们引儒入禅,恢复了程朱理学,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以物理学为基础的世界观发生了两次范式转变,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代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现在量子理论提出“心物一元论”取代了唯物论。二十一世纪科学的发展,正在探索“心决定物”的研究高潮,这样看来,王阳明的“心即理”,应该有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这个时代的济世哲学,才能拯救这个技术理性过度膨胀的时代文化。就像陈寅恪先生说的:“华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作者简介:李向金,管理顾问,阳明心学研究者,心力方程式(人生成就=行动×心力3)创始人,通过咨询和教练,为组织和个人提供心力提升服务,助力更多人成长。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