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六一他给)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六一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六一他给)(1)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一对大熊猫母子

对何礼文来说,没有一件事比拍到一只野生大熊猫更能让他感到快乐,如果有,那就是两只。他的朋友圈头像、封面都是大熊猫,连发的内容也全部与大熊猫有关。他的相册,乍看起来就像是大熊猫自己发的。

萌萌的“熊孩子”们

何礼文从不吝啬对大熊猫的喜爱。临近“六一”,他在朋友圈写了一篇《给“熊孩子”的礼物》,点开文章发现这个“熊孩子”指的便是大熊猫宝宝,这份“礼物”就是布设在不同区域的红外相机,方便更好地保护野生大熊猫。同样他在过节吃汤圆时,把一颗黑芝麻馅的汤圆戳了五个洞,做成“大熊猫”的模样……何礼文对大熊猫的喜爱就是这般痴狂。

六一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六一他给)(2)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一只野生大熊猫

文县碧口镇位于甘肃省最南端,这里是陇上最先迎春入夏的地方,风水宝地当然孕育了不少“宝贝”,大熊猫是,像何礼文一样的野生大熊猫保护工作者更是。

1996年刚参加工作的何礼文成为了一名野生大熊猫保护工作者,今年已经是他从事这项工作的第二十四个年头。

六一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六一他给)(3)

何礼文开展野外巡护工作时在悬崖边行走

二十四年的时间,足够将一对热恋情侣的激情岁月磨为细水长流,但何礼文,却对大熊猫越看越喜欢。“我和大熊猫的故事永远像是才刚刚开始,大自然给我的惊喜太多了。”何礼文如是说。

何礼文与同事们开展野外巡护工作

“国宝”的萌憨无人不晓,但鲜为人知的是,野生“国宝”不仅会吃肉,还会攻击人。野外巡护工作不仅会面临动物袭击,同时,野外艰险的环境也使得巡护工作周期长、风险高。“野生大熊猫的巡护工作一直以来纯靠人力完成,基本一个月一次,但每次需要花多长时间由不得我们。”何礼文口中的巡护工作是这样开展的:三五人一组,再牵上一两头驴或骡子背干粮,进入原始森林,定时定期对布设在不同点位的红外相机进行电池、储存卡的更换。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何礼文和同事们使了浑身劲走了二十多年,也没能在险象环生的原始森林里踩出一条像样的路。

六一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六一他给)(4)

何礼文与同事们在野外巡护工作开展过程中讨论行走路线

布满荆棘的山林里,每踩一脚下去都是未知,悬崖断壁间,野生动物一跳一跨就可以轻松穿越的地方,护林工作者们“面朝杂草粪便背朝天”艰难地攀爬着。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的山路走上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都是常事。

原始森林里的风景像童话一样美,但里面的山路也确实如迷宫一般复杂,天气温度说变就变,何礼文他们多次被困深山。

六一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六一他给)(5)

何礼文行走在独木桥上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工作总要有人干,我们不去,别人还是得去。”不仅会面临危险,这还是一趟寂寞的旅程。森林里的一切虽然很像童话世界,但在里面生活最大的特点还是原始。“没有电和信号,无法与外界联系。”对他们来说,在通讯软件里“三十天不见”很是常见。

六一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六一他给)(6)

何礼文与同事们开展野外巡护工作时在睡袋中睡觉

何礼文现在是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办公室主任,在办公室的工作越发繁忙,但他进山巡护的次数也变多了。“干的久了,喜欢。”如今,43岁的何礼文不仅摸清了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的分布情况,也更加熟悉这一片山林的整体情况。

二十多年的时间,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数量不断上升,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但何礼文对工作的热爱依然如初。

六一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六一他给)(7)

何礼文与同事们查看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素材

甘肃目前有132只野生大熊猫,其中110只生活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等野生大熊猫不再需要人类去专门保护,那我们的工作才算得上是真的做成功了。”对于何礼文来说,大熊猫就像他的孩子,带给他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像他的那篇《给“熊孩子”的礼物》一样,虽然文章讲述的是红外相机热源拍摄技术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带来的便利,但对于这些大熊猫“熊孩子们”来说,最好的礼物无疑是野生动物保护者们的尽心与关爱。

何礼文,用他的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记录“熊孩子”们的生活。他的记录,是给熊猫宝宝的礼物,也是给热爱熊猫的小朋友们一份大自然的馈赠。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半月谈记者:马莎

责编:张初

来源:新华号 半月谈新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