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

徐亚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今年4月,我和“湖南最美志愿者”田念胜先生、岳阳著名慈善家伍玉龙先生等护送援巴烈属和老兵,去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给长眠在那里近半个世纪的烈士亲人扫墓。我们第一个落脚点是拉合尔最大的华人酒店——白宫酒店,酒店老板是纯粹、善良、热情的安徽爱心志愿者杨长青先生,对亲人的到来,他愿意免费提供食宿。这天早上,我懒洋洋躺在床上,冥冥中听到熟悉的声音,“哇、哇、哇,哇、哇、哇……”

莫非是乌鸦?

快快起床,扑将出去。看到酒店屋顶和门前大树上站满了黑色的大鸟。我蹑手蹑脚走近大树,生怕惊扰了他们平静的生活。鸟儿看到我,旁若无人、安之若素。我定睛细瞧,呀,真的是乌鸦!

久违了,乌鸦!我朝思暮想的乌鸦,原来你在这里!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1)

1.

从拉合尔去往伊斯兰堡,在高速公路的几个生活区,我们稍作休息,落地就能听到那熟悉的“哇、哇、哇”。乌鸦,永远是那么简单、粗犷、直抒胸意。无论在何时何地,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他们就这么“哇、哇、哇”地跟人类或是同类亲切地打着招呼。

我问护送我们一行的拉合尔特殊保卫部队的军官,巴基斯坦人不打鸟吧?他说,绝对不打,我们都爱鸟,都爱乌鸦。华人爱心志愿者李文告诉我,巴基斯坦人都喜欢拿饭菜喂乌鸦,在他们心目中,乌鸦就是神鸟。

巴基斯坦人都信的是伊斯兰教。“教”是什么?“教”是一种信仰、敬畏和崇拜,崇拜包含了自然崇拜、精灵崇拜和图腾崇拜。有信仰的人肯定是爱护生灵的;反之,是不会爱惜生灵的。人,还是要一点信仰的。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2)

2.

我的老家,在南洞庭湖畔。我少年的生活中,有喜鹊,有乌鸦,也有山雀、老鹰、黄鼠狼和獾。但数量最多的,还是乌鸦。

乌鸦,是雀形目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我们老家叫他“老鸹(念wa)”,天生一张大嘴巴,爱大声讲话。

乌鸦栖息于低山、平原和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次生杂木林、人工林等各种森林中,大多为留鸟。多在树上筑巢、地上觅食,步态稳重。

这些小子,集群性强,一群可达几十上百只。特爱在秋冬季节混群游荡,表现有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活动,有点像上世纪80年代穿喇叭裤、提录音机四下闲逛的青年满哥。

乌鸦终生一夫一妻。恋爱的时候,男生会直白地跟心仪的女生说我最棒,会表演杂技式的飞行。

乌鸦是杂食动物,吃谷物、浆果、昆虫、腐肉,也吃其他鸟类的蛋。生儿育女期间,他们主要取食小型脊椎动物、蝗虫、蝼蛄、金龟甲以及蛾类幼虫。因为喜好腐食、啄食农业垃圾,能消除动物尸体等对环境的污染,他们不知不觉成了环保卫士。

这么说来,乌鸦百分百是益鸟、好鸟了!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3)

3.

可是,在我老家湘阴东塘乡下,人们都喜欢“喳、喳、喳”的喜鹊,不喜欢“哇、哇、哇”的乌鸦,总觉得乌鸦又丑又蠢、令人讨厌。一喜一恶,泾渭分明,每次看到乌鸦停在屋前树上“哇、哇、哇”,总会找一粒石子或一块瓦片投掷过去,把他赶得远远的,俨然他们是不祥之鸟。

也许,因为乌鸦嗅觉敏锐,能感受到腐败死亡的气味,所以就成了“死亡、恐惧和厄运”的代名词,乌鸦的啼叫被视为凶兆。乡亲们认为乌鸦的叫唤,会带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灵魂,因此乌鸦被人们所讨厌。

乌鸦喜欢聚合的特点,也成了他们的不是。所以,派生了一个贬义词:乌合之众。《后汉书·耿弇传》就说:“发突骑辚乌合之众,如推枯折腐耳。”

日复一日被驱赶、年复一年遭排斥,乌鸦想死的心都有了。于是,一夜之间,他们挈妇将雏、背井离乡,从此一去不复返。倒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心疼他们,在《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上登记了乌鸦的名字。

乌鸦都去哪里了呢?

原来,他们飞过千山万水,移民到了巴基斯坦。

难道他们也知道世上有一个“巴铁”吗,也知道“巴铁”是爱生灵的吗?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4)

4.

30年前,我来到古城巴陵后,听到了一个新名词:乌鸦嘴。

张三说李四的直话、王五的闲话,刘六就白张三一眼:乌鸦嘴。嫌他“多嘴多舌”“舌头长”。

刘六斥张三,顺手就伤及了无辜的乌鸦。张三多嘴,关乌鸦啥事呢?

乌鸦舌头其实并不长,模样也不丑。人类只觉得乌鸦长相、歌声不美,这是傲慢与偏见。

人生大舞台上,有正角,有丑角;有主角,有配角。世界才完整,自然生态亦然。

其实,在鸟类中,乌鸦是特有智商的。在他那个豌豆般大的脑袋瓜子里面,不知藏了多少wisdom(知识、学问)?

记得在我们当年的小学课本里,就有《乌鸦喝水》课文,是一则伊索寓言故事——

一只乌鸦口渴了,他在低空盘旋着找水喝。找了很久,发现有一个水瓶,便高兴地飞了过去,停在水瓶口,准备痛快地喝水。可是,水瓶里水太少了,瓶口小,瓶颈长,乌鸦够不着。

怎么办呢?乌鸦想,把水瓶撞倒,就可以喝到水了。于是,他猛烈撞击水瓶。可是水瓶,纹丝不动。

乌鸦一气之下,找来一块石子,朝水瓶砸去。他本想把水瓶砸坏之后饮水,没想到石子不偏不倚,正好落进了水瓶里,而水瓶没破。细心的乌鸦发现,石子沉入瓶底,里面的水好像比原来高了一些。

“有办法了,这下我能喝到水啦!”乌鸦非常高兴,“哇、哇”大叫着开始行动起来。他叼来许多石子,投到水瓶里。随着石子的增多,水瓶里的水也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向上升……终于,水瓶里的水快升到瓶口了,乌鸦站在水瓶口,喝着甘甜可口的水,心里是那么痛快、舒畅。

看出来了吧,乌鸦是懂得初中《物理》、懂得物理上的容器和容积这些科学知识的。

我们一定要记得伊索这个人。他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随后,他开始周游世界,给人们讲述寓言故事,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敬。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5)

5.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乌鸦碰到困难,都能够想办法解决。我们爱鸟,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学习鸟类的生存智慧。鸟类也是人类的老师。

“乌鸦喝水”告诫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善于思考、开动脑筋,再困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值得我们去留心探索、发现,需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千万不要为事物表面所迷惑。

对于学生而言,让其养成对乌鸦、对某个物种的偏见和成见,都是不科学、不健康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哪怕是平凡的乌鸦,其背后也有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用一种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个美丽星球上的一切,包括外表上看起来不怎么顺眼的乌鸦。人类没有理由给乌鸦贴上“愚蠢”、“讨厌”的标签,更何况乌鸦本来就很聪明、很灵泛。倒是我,就比乌鸦笨!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6)

6.

关于乌鸦,俄国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也写过一则《乌鸦与狐狸》的寓言故事——

森林里有棵大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

一天,乌鸦好不容易弄到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狐狸馋涎欲滴。由于乌鸦在树上,狐狸没办法得到那块肉,却不肯轻易放弃。他眼珠一转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不理不睬。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摇摇尾巴,第三次说话了:“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非常得意:“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唯独只有你狐狸。”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掉了。狐狸叼起肉就回家,还嘲笑道:“喂,乌鸦,你若有头脑,真的可以当鸟类之王。”

单纯的乌鸦中了坏人的奸计,气得直吐血。

我好希望此生能看到狐狸跟乌鸦玩的这一幕啊!我会准备2块好肉,让他俩玩耍后分享。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7)

7.

“乌鸦是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动物行为学专家路易斯·莱菲伯弗尔对鸟类进行IQ测验,排出了各种鸟类的智商高低。人类以外的动物界中,乌鸦具有独到的使用甚至制造工具达到目的的能力,他们能借助石块砸开坚果哩。

而在乌鸦中,智商最高的是大嘴乌鸦日本亚种。据说,在日本一所大学附近的十字路口,常有乌鸦等待红灯的到来。红灯亮时,乌鸦飞到地面上,把胡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车轮胎下。等交通指示灯变成绿灯,车子把胡桃碾碎,乌鸦们赶紧再次飞到地面上聚餐。

乌鸦能完成很多复杂的举动。他们习惯将大块的、自己无法一次飞行携带的羊脂分割成小块便于携带;他们在发现散落的饼干后能用嘴将一块块饼干精确垒在一起,再一次叼走,不留给其他鸟类任何机会。为了蒙蔽敌人,他们会制造一个假的储存食物的地方。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8)

8.

老家的父老乡亲不懂乌鸦,我不怪他们。

中国文化史上,乌鸦是有一席之地的。唐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传说,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说:“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古代史籍《淮南子》《左传》《史记》也均有名篇记载乌鸦。

唐以后,才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乌鸣地上无好音。”

撇开凶吉,儒家总喜欢说乌鸦“反哺慈亲”。即以野生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孝”和“礼”,因此乌鸦的“孝鸟”形象几千年来一脉相传。《本草纲目·禽·慈鸟》中称:“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无疑,乌鸦是孝顺的典型,当他们的父母老去、无法觅食时,儿孙辈乌鸦不但会给长辈寻找食物,而且会把饭菜做得很可口。李密《陈情表》中就拿乌鸦深情眷眷地说事:“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在我国川藏地区,乌鸦被作为一种神鸟来崇拜,无论是发掘的吐蕃文献还是西南地区的“悬棺”和“天葬”习俗,均证明了这一点。武当山则把乌鸦奉为“灵鸦”,在山上建有乌鸦庙,“乌鸦接食”为武当八景之一。进山的游人都会随身携带一些食品,给乌鸦享用。

中国文化,一直给乌鸦以温暖的拥抱。

古文人墨客懂乌鸦的也不少。中国的古琴曲中,有一曲至今被弹唱的,叫《乌夜啼》。唐代诗人张籍写有《乌夜啼引》:“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唐韦应物在《乌引雏》中吟道:“日出照东城,春乌鸦鸦雏和鸣。”宋张孝祥《菩萨蛮·冥濛秋夕溥清露》写道:“休劝玉东西,乌鸦枝上啼。”宋范成大《欲雪》曰:“乌鸦撩乱舞黄云,楼上飞花已唾人。”元马致远作品《天净沙·秋思》开篇便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对乌鸦,范成大老师写诗最多。所以,我要向范老师学习!

乌鸦且知反哺之恩(反哺慈亲的智慧鸟)(9)

9.

在巴基斯坦看到乌鸦,我总是一处处、一家家、一个个地祝福他们,祝愿他们移民到巴基斯坦后,生活得幸福安康、儿孙满堂!

回想起故乡长辈们当年对乌鸦兄弟的伤害,我心里一遍遍地向侨居“巴铁”的乌鸦道歉,也真诚地向他们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归国定居,精神抖擞地参与到湖南、岳阳、湘阴的“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活动中来,为家乡、为洞庭湖畔的美丽乡村振兴建功立业。

久违的喜鹊,也回来了。远在“巴铁”的乌鸦兄弟,你也该归国了!

要么你先派一支先遣队回乡考察考察?我相信,家乡一定会欢迎你这位知名的寓外乡友衣锦回乡。我作为一个同乡老记者,一定会屁颠屁颠地报道好你们回乡的喜讯。

(姚 毅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